10月7日,梅賽德斯-奔馳集團披露2025年三季度全球銷量報告,數據顯示其全球銷量達52.53萬輛,同比下滑12%,中國市場成為主要拖累——三季度在華銷量12.51萬輛,同比驟降27%。?

分市場來看,奔馳全球表現呈現明顯分化:歐洲市場逆勢增長2%至16.08萬輛,新能源車型銷量同比提升10%達9.63萬輛,其中電動CLA推動電動車銷量攀升22%。但美國市場8萬輛銷量同比下滑17%,中國市場的大幅下滑更凸顯傳統豪華品牌的轉型困境。?

這一頹勢并非個例。同期寶馬在華銷量微降0.4%,保時捷上半年在華銷量下滑28%,奧迪上半年跌幅達10.2%。背后是中國車市結構性變革:乘聯會數據顯示,三季度新能源滲透率已升至58.1%,中國品牌在30萬元以上新能源市場占比超八成。受此沖擊,奔馳E300L等燃油車型裸車價已跌破35萬元,品牌溢價持續收窄。?

奔馳電動化轉型此前進展緩慢,8月EQ系列主力車型銷量均不足300輛,純電車型占比僅8.1%。為扭轉局面,其在慕尼黑車展推出全新GLCEV,該車基于800V平臺打造,續航超735公里,支持320kW快充,計劃2026年國產加長。奔馳CEO康林松透露,到2027年將推出40余款新車,純電C級續航可達800公里。?

集團董事會成員馬蒂亞斯?蓋森強調,盡管中國市場承壓,但歐洲、南美市場表現強勁,新產品將注入增長動力。業內認為,隨著電動GLC等車型國產化落地,奔馳或能在新能源賽道重拾競爭力,但面對中國品牌的先發優勢,其市場收復戰仍充滿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