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在巴西的比亞迪工廠,一輛嶄新的宋Pro緩緩駛下生產線。這不是一次平常的新車下線,而是比亞迪全球第1400萬輛新能源汽車正式下線。這是全球首家達成1400萬輛里程碑的新能源車企,它的下線,標志著中國車企的全球化開啟全新篇章,也為中國制造業出海樹立了新的標桿。

巴西總統盧拉親臨現場,從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手中接過車鑰匙,成為這輛里程碑式車輛的車主。他在致辭中動情地表示,比亞迪工廠的落戶令他倍感自豪,這不僅為當地創造了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讓卡馬薩里和巴伊亞人民"重拾尊嚴"。他說:“你們完全有可能創造歷史,制造出地球上最精密、最快速的汽車——這份榮光將屬于巴伊亞,屬于中國,也屬于巴西。”

這一刻,也讓世界看到中國新能源的全球影響力。回顧比亞迪在巴西的發展歷程,從首批電動大巴行駛在巴西街頭,到如今擁有超過17萬名車主,連續兩年蟬聯巴西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這家中國車企用十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從市場開拓者到行業領導者的轉變。

如今,比亞迪的電動大巴早已穿梭在圣保羅、里約的街頭,成為這個熱情國度的日常風景。正如王傳福所言,比亞迪不僅是投資者,更是巴西長期的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工廠正門前的道路已正式更名為“比亞迪路”。這是南美洲首條以比亞迪命名的道路,也是繼美國、泰國之后的全球第三條。一條路,連接的不僅是廠區與城市,更是一個品牌與一片大陸的深度融合。

此外,比亞迪宣布將為今年在巴西舉辦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提供30臺定制新能源車,用于低碳接駁。這批車輛會后將捐贈給當地學校與公共機構,延續綠色使命。

比亞迪第1400萬輛新能源車在巴西下線,已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成績,更是中國制造在全球綠色轉型浪潮中深度參與的一個縮影。

從技術輸出到品牌扎根,從市場開拓到本地融合,比亞迪的路徑顯示出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正從“制造出海”邁向“價值出海”。而盧拉總統的站臺,既是對比亞迪企業實力的認可,也是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認同。
這條路,不只是“比亞迪路”,更是一條中國企業與全球市場共同前行的雙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