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市場監管總局的一則公告讓理想汽車再度站在聚光燈下:計劃自11月7日起召回2024款MEGA車型共計11411輛。這場召回的導火索,是10月23日上海發生的一起MEGA正常行駛中突發起火事件。在官方最終技術結論尚未出具的情況下,理想汽車主動啟動召回,這種姿態在自主品牌中并不常見。

理想汽車在召回說明中明確了隱患根源:同批次車輛使用的冷卻液防腐性能不足。內部檢測顯示,特定條件下該問題會導致冷卻回路中的動力電池和前電機控制器冷卻鋁板腐蝕滲漏,進而引發故障燈點亮、動力受限等問題,極端情況下將造成動力電池熱失控——這與上海起火事件的表現高度吻合。值得注意的是,理想強調電芯狀態參數正常,排除了電芯自身異常起火的可能,而整車使用的寧德時代三元電池目前尚未有官方回應。
事件中的一個細節值得深思:起火前四小時,云端預警系統已發出告警并聯系車主,但因此前無同類非碰撞起火案例,未采取緊急措施。這暴露了新車型在風險預判上的經驗短板——即便搭載了先進的云端監測系統,面對未知故障場景時,應急響應機制仍需完善。此外,車主提及的"二排電滑門未第一時間開啟"問題,理想回應稱"整車自動解鎖且配備機械應急拉手",這也提醒消費者:熟悉車輛應急裝置的使用,在危急時刻至關重要。

從召回方案來看,理想汽車的應對較為徹底。召回范圍內車輛將免費更換冷卻液、動力電池及前電機控制器三大核心部件,而非僅針對冷卻液進行簡單更換,從根源上解決了腐蝕滲漏可能引發的連鎖風險。更值得關注的是延長保修政策:動力電池和前電機控制器總質保期限提升至10年或20萬公里,這一期限遠超行業常規的8年/15萬公里標準,既體現了車企對修復后部件可靠性的信心,也為車主后續使用提供了實質保障。
不過仍有信息待披露:理想未公布此次召回的具體成本支出,作為其純電戰略的核心車型,MEGA的安全口碑直接影響品牌純電轉型進程。此次召回能否徹底平息市場質疑,不僅取決于召回執行的到位程度,更需等待消防及相關機構的最終技術結論,以驗證內部調查結果的準確性。

這場召回的行業意義,或許遠超事件本身。中國自2004年建立汽車召回制度以來,主動召回多集中于跨國或合資車企,自主品牌往往選擇"悄悄更換部件"而非公開備案,核心原因在于社會輿論對"召回"存在非理性認知,將其等同于"產品質量差"。理想此次在官方結論未出時主動召回,打破了這一行業慣性。
成熟汽車市場的經驗早已證明,召回是產品生命周期中正常的質量管控手段。美國作為召回制度的發源地,早已形成"主動召回彰顯責任"的共識。理想的此次操作,不僅為自身贏得了輿論好感,更可能為自主品牌樹立示范:正視問題、主動擔責,遠比隱瞞拖延更能贏得消費者信任。對消費者而言,也需建立理性認知:主動召回的車企,至少展現了直面問題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誠意。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