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Jasper
當一個只專注做題的理工男,突然開始學會“懂你”了,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威脅。
曾經大家對比亞迪有個共識,電動化技術很先進,但智能化體驗一般。總結來說就是-能跑會省,但不夠懂你。過去它的產品路線以秦、宋、唐等 DM-i 車型為代表,“能耗低”是最大賣點,車機就是能用,OTA 就是修 bug,輔助功能只能算得上“夠用”。
可是從2024年開始,比亞迪開始改變了。

比亞迪的改變不只是概念上的“更智能”,而是在交互細節上更用心了。
如果我們拿出三年前的秦PLUS DM-i和近期剛上市的方程豹鈦7對比,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這其中的轉變。
三年前的秦 PLUS DM-i 用的是2016年級別的驍龍 625 芯片,車機 UI 幀率低、語言反饋慢,語音交互最多支撐簡單命令,OTA一年一次,多數是“修系統”。而到了近期上市的方程豹鈦7,芯片已經用上了車規級的8295芯片,屏幕觸控延遲從 150 毫秒拉到 50 毫秒,UI 界面換成了流暢帶動效的 Android 定制系統,語音交互支持連續識別、免喚醒,甚至可以跨設備調用功能場景,比如一句“寶寶睡著了”,自動關閉高音喇叭并切換冷風柔風區。

兩年前的比亞迪不做這些,它的底層邏輯還停留在“把成本打下去,把續航打上去,就能續命市場”。
如今的比亞迪不僅強調“能跑能省”,也開始強調“能懂你怎么用車”。新的 OTA 節奏完全能說明問題,方程豹鈦7上市30天推兩次 OTA,更新的是場景聯動能力、新增兒童座椅控制菜單、高級香氛選擇和儀表皮膚,而不再只是“修復已知問題,提升穩定性”。

似乎比亞迪在學理想和小米。
去看比亞迪近幾個月的新品發布節奏,就會發現它從過去的“技術發布會”變成了“體驗發布會”。
鈦7不僅把真皮“舒芙蕾座椅”、-6°C到50°C的冷暖箱、三款大師香氛標配進來,還聯動了好孩子、與寵物座椅打通車機生態,試圖把寵物、兒童、家庭等等所出現的細碎需求都變成可以“交互”的硬件。
而這一點,早在理想和小米上,完成了驗證。
對于比亞迪來說,當純電、混動、快充、熱泵都不再能區分高下的時候,智能與場景才是新的競爭維度。

你說這是越來越像理想嗎?
在幾十萬銷量體量下,比亞迪這家“技術公司”終于補上了這最薄的一層-用戶感知力。在這個階段,理想過去那套“精準理解每一個家庭使用場景”的路子,本質上成為了所有車企繞不開的一課,而比亞迪只是把這一課補齊了而已。

以往的競爭對手,可能還在頭疼比亞迪的饋電油耗、電池技術等技術領先。但到了現在,行業已經從第一階段的“電動化鋪開”走向第二階段的“智能化實用”,比亞迪也終于開始點亮自己在“用戶體驗”上的那盞燈。
當硬技術和軟服務,逐漸與足夠低的生產成本融合成可規模化的能力時,比亞迪的完全體,足夠讓所有的車企如臨大敵。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