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33.69萬元的預售價格在發布會上亮出時,智己LS9猶如一顆深水炸彈,在30萬級大六座SUV市場掀起滔天巨浪。這款承載上汽集團70年技術積淀的旗艦車型,不僅以"恒星超級增程""靈蜥數字底盤3.0"等黑科技重塑行業標準,更以激進定價策略直指行業痛點——撕碎大六座SUV市場長期存在的溢價水分。

一、定價核彈:32萬級市場的價值革命
預售33.69萬起,終端或下探至31.69萬的定價策略,直接將智己LS9送入價值競爭的暴風眼。對比同級競品:理想L9起售價40.98萬、問界M9站穩46萬、騰勢N9起價29.98萬,智己LS9以52度寧德時代驍遙電池、B&O音響、三零重力座椅、520線程激光雷達的全系標配,構建起"越級配置+親民價格"的雙重殺傷力。
這種定價并非單純的價格戰,而是對行業價值評估體系的重構。傳統大六座SUV通過"冰箱彩電大沙發"堆砌的體驗價值,在智己LS9面前顯露出脆弱性——當消費者能用32萬買到4秒級零百加速、1508km綜合續航、L3級感知能力的硬核技術時,那些動輒40萬+的競品,其溢價空間瞬間失去合理性。
二、技術屠刀:上汽70年積淀的降維打擊
智己LS9的定價底氣源于技術壟斷優勢:
動力系統:雙電機矢量四驅系統帶來390kW峰值功率,配合"恒星超級增程"技術,實現402km純電續航與1508km綜合續航,徹底解決增程車"虧電成蟲"的頑疾。
底盤革命:靈蜥數字底盤3.0搭載雙向24°智慧四輪轉向,讓5.3米車長實現4.95米轉彎半徑,配合150mm雙腔空氣懸架,達成"比Polo靈活,比五座好開"的駕控體驗。
智能感知:全系標配520線超視域激光雷達+英偉達Thor芯片,在Momenta大模型賦能下,實現L3級感知能力對L2級場景的降維覆蓋。
這些技術參數背后,是上汽集團1.2萬名工程師、700億研發投入的結晶。當行業還在用"體驗價值"包裝溢價時,智己LS9已用核心技術重新定義價值標準。

三、行業地震:定價策略引發的多米諾效應
第一波沖擊:打破定價默契
在智己LS9入局前,30萬級大六座SUV市場存在隱性的"定價公約"——通過"新豪華"概念(冰箱、彩電、大沙發)構建體驗壁壘,維持40萬+的高價區間。智己LS9的定價直接撕碎這種默契,迫使競品重新評估成本結構。
第二波沖擊:重構價值評估體系
當消費者手持32萬預算,面對智己LS9的全系800V架構、4D機械按摩座椅、24小時熱水野奢套裝時,自然會以該車為價值標尺衡量競品。這種來自消費端的壓力,正在倒逼行業進行價值重估——問界M9、理想L8等車型不得不調整配置策略,避免被貼上"性價比低"的標簽。
第三波沖擊:卡位戰略高地
對于尚未上市的嵐圖泰山、阿維塔六座SUV等車型,智己LS9的定價已成為無法回避的參照系。若定價高于LS9,需在核心技術或品牌溢價上提供說服力;若定價持平或更低,則面臨成本控制的巨大壓力。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實質是智己LS9提前搶占價值制高點的戰略勝利。
四、市場驗證:30分鐘8000訂的消費者選擇
預售開啟30分鐘即斬獲8000臺小訂的成績,印證了市場對智己LS9定價策略的認可。消費者用訂單投票表明:在技術透明化的時代,"核心技術+合理價格"的組合更具說服力。盡管存在內飾非軟質包裹、雙叉臂材質爭議等細節問題,但當52度大電池、B&O音響、三零重力座椅等硬核配置擺在面前時,這些瑕疵顯得微不足道。

五、未來戰局:2026年的定價后手
智己LS9的定價策略留有戰略余地。若當前版本市場表現未達預期,2026年推出Max版本將價格下探至28萬區間的可能性極大。這種"進可攻退可守"的定價藝術,既保持了當前版本的市場殺傷力,又為長期競爭埋下伏筆。
當行業還在討論"是否應該降價"時,智己LS9已用行動證明:撕掉溢價水分的關鍵,不在于價格數字本身,而在于能否用核心技術重新定義價值標準。這場由上汽發起的定價革命,正在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從"營銷驅動"向"技術驅動"的深層轉型。對于消費者而言,這或許是最值得歡呼的時代——當技術回歸價值本位,32萬買到的不只是一臺車,更是一個行業游戲規則的重寫。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