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風暴席卷之下,曾經的“國民神車”也不得不低頭。
就在昨晚,上汽大眾朗逸Pro正式上市,限時起售價下探至8.88萬元。這一價格相比此前12.09萬元的起步價大幅下調,擊穿了合資A級轎車的價格底線。

朗逸Pro此次上市,表面上是一次常規換代,實則暗藏玄機。
除了價格調整,朗逸Pro在配置上也做了顯著升級。新車采用了與帕薩特相似的設計語言,被網友稱為 “小帕薩特Pro” ,提供經典版和星空版兩種前臉選擇。
車身長度增至4720mm,后備廂空間擴大至520L。

最實質的升級在底盤——后懸掛從扭力梁換成了多連桿獨立懸掛。這意味著過減速帶時,后排乘客不會再感到明顯的彈跳感,對細碎震動的過濾更加細膩。
增配又降價,朗逸Pro的策略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合資品牌在當前中國汽車市場處境艱難的縮影。
數據顯示,合資品牌在華市場份額已降至35%左右,與過去的輝煌形成鮮明對比。

自2020年以來,曾經在傳統燃油車時代掌握絕對話語權的合資品牌市場份額持續下降。
朗逸Pro雖然在外觀、內飾和底盤上做了升級,卻有一個明顯的短板——它仍然是一款純燃油車。
在2025年的中國汽車市場,電動車滲透率已過半的背景下,這一產品定位顯得格外突兀。

不過,面對市場挑戰,上汽大眾在朗逸Pro上堆砌了不少配置:高通8155芯片、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12.9英寸懸浮中控屏、電子懷擋等時下流行的元素一應俱全。
但這些真的能打動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嗎?

在當今技術定義產品的時代,合資品牌傳統優勢正在瓦解。朗逸Pro雖在努力適應市場,但與其競爭對手相比,特別是在新能源和智能科技方面,仍顯不足。
有評論認為,朗逸Pro的升級是“一場精打細算的豪賭”,反映了合資品牌在價格、配置與品牌形象之間的艱難平衡。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