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訴自媒體賬號“王悟空說車”及相關責任主體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一案已由司法機關依法審結。法院經審理認定,被告通過其網絡平臺發布針對比亞迪旗下方程豹品牌車型的貶損性言論,已構成對企業名譽權的實質性侵害。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法院最終判決被告須在指定媒體平臺公開賠禮道歉,并向比亞迪支付賠償款項合計31.38萬元。
比亞迪集團法務部門于11月20日通過官方渠道發布了案件公告。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在轉發公告時嚴正指出:“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比亞迪始終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對于因信息不對稱產生的誤解性內容,我們保持理解與溝通;但對于具有明顯惡意的黑公關、黑媒體,特別是長期系統性地實施詆毀企業聲譽的行為,我們必須采取零容忍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舉行的行業公開論壇上,李云飛曾明確表態:“部分媒體從業者違背職業操守,持續散布不實信息,這種系統性、惡意中傷的行為已超越正常輿論監督范疇,必須依法予以規制。”

本案并非孤立事件。根據中央網信辦此前發布的《汽車行業網絡亂象專項整治行動典型案例通報》,“王悟空說車”與“987瘋狂奶爸”等網絡賬號因長期歪曲新能源汽車性能參數、惡意抹黑車企聲譽,已被依法采取關停處置。這充分體現了監管部門凈化網絡環境的堅定決心。
行業觀察數據顯示,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軍企業,比亞迪近年來持續成為網絡黑公關的重點攻擊目標。新華社在11月17日刊發的行業評論中一針見血地指出,“拉踩同行”“詆毀友商”等惡性競爭手段不僅嚴重誤導消費者,更會擠占企業寶貴的研發資源。值得深思的是,技術競爭才是良性之爭,唯有通過技術創新與品質提升獲得的競爭優勢,才能真正推動產業進步。
為維護合法權益,比亞迪已構建完善的法律維權體系。自2021年推出最高百萬元的黑公關懸賞舉報機制后,2022年進一步將獎勵上限提升至500萬元。據統計,近兩年來比亞迪已對包括“龍豬-集車”在內的多個侵權主體提起訴訟,其中近期審結的“龍豬-集車”名譽權糾紛案,法院判決被告賠償金額高達201.87萬元,彰顯了司法對侵權行為的懲戒力度。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營造清朗健康的行業生態已成為重要共識。比亞迪通過法律手段堅決維護自身權益,不僅是對企業正當權益的捍衛,更是以領軍企業的擔當推動建立行業良性競爭機制。這種堅持技術為本、拒絕惡意內耗的發展理念,正是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市場競爭中行穩致遠的根本保障。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