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于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壓力,政府對燃油車的排放標準的設定日趨嚴格。由此,消費者購車時逐步向混動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傾斜,能耗成為未來購車的重要參考因素。燃油車和純電動車的實際能耗,從儀表盤就能直觀可見,但混動車的能耗卻需要從油耗和電耗兩個維度測算。所以如何才能直觀的反映混動車的實際能耗成為了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比亞迪5月18日在深圳舉辦的一場雙模“節能王”挑戰賽上,提出一個先進的混動能耗計量概念——等效油耗。對消費者而言,這個新概念是否更直觀有效的大小消費者對油耗的疑慮,接下來我們隨著活動的推進深入見證。
為了模仿消費者短途上下班通勤,長途自駕出游的日常用車場景,200公里的賽程設計覆蓋了EV城市擁堵路段、HEV高速路段、HEV虧電路段。三位參賽者駕駛著宋Pro DM經廣深沿江高速抵達廣州南沙濕地公園,最后抵達南沙游艇會。實測挑戰的過程中斷斷續續下著雨,這樣復雜的天氣和路況對于參賽者來說是極具挑戰的。但是三位參賽者憑借著對雙模技術的了解和老道的駕駛經驗,全部都開出了平均5點多升百公里等效油耗的好成績,最終“極俠客”潘智峰先生以等效油耗5.28L/km險勝。如此驚艷的數據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這樣低的數值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呢?
據了解,等效油耗的概念是比亞迪專門為混動汽車量身定制的,本次活動的百公里等效油耗=(起點至終點油耗 + 起點至終點電耗/3.0)*100/總里程。關于等效油耗公式的由來,比亞迪雙模系統開發中心副主任白云輝是這樣解釋的:混動汽車有兩個能量來源,所以會同時顯示電耗及油耗,就好像我們的口袋中同時有人民幣和美金,如果想知道到底有多少錢,就需要通過匯率折算,統一折算成人民幣,就清楚了。那怎么讓用戶更直觀的看到我的車能耗是多少?等效油耗折算系數就好比是剛剛所講的“匯率”。比亞迪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基于當前廣大的燃油車保有量,用戶對油耗這個概念理解程度便會更高。比亞迪推出等效油耗,將電耗等效成油耗,可以方便用戶以此判斷自己的駕駛習慣對經濟性的影響,從而更好的節約能耗。
如上所示,1L汽油的熱值相當于9度電,在整車實際運行過程中,發動機綜合熱效率約30%,純電驅動效率約90%。結合傳動效率、發電效率等多方面油電轉換因素,經過工程師的對雙模定義的15個工況的仿真數據、臺架試驗結果中的油耗、電耗,比如城市嚴重擁堵工況、城市中度擁堵、城市輕度擁堵、城市快速路、一般高速、景區山路、韶關山路工況等進行仿真計算與試驗驗證,最終計算出宋Pro DM的油轉電系數3.0,即1L油約等于3度電。不同車型油電轉換系數不同,它與SOC、電池功率、發動機&發電機效率等多方面因素相關,油電轉換系數越高,能耗越低,不充電油耗也越低。
解釋了第一個疑問之后,接下來我們來探究一下第二個問題,參賽者是如何開出這樣優秀的等效油耗成績呢?是不是所有用戶都能做到這一點呢?針對這部分疑問,我們在賽后采訪了冠軍潘智峰。潘先生表示,由于自己是雙模車的老司機,所以憑借著自己對雙模車的多年駕駛經驗以及對雙模技術的理解,才能輕松開出很低的能耗。比如在高速路段加速雖爽,為了奪冠,他依然開得十分克制,為了讓發動機長期處于高效區間,始終將時速穩定在90km/h,保持住HEV高速模式,盡量避免急加速,急減速,所以油耗才得以降低。如果其他用戶想開出這樣低能耗一定要對自己的車子,以及相關的技術足夠了解。自己的第一臺車就是比亞迪秦DM,體驗非常滿意,后來又買了宋MAX DM。這么多年了潘先生一直對雙模技術保持這關注,也見證了雙模技術的成長,因此可以自如通過控制車速,調整模式來達到節能的最佳效果。
通過本次比賽,宋Pro DM的節能成績,源于完全真實的道路實測,成績的背后,離不開比亞迪DM技術的保駕護航。眾所周知,雙模技術的先驅和引領者,比亞迪在插電式混合動力上的技術儲備可以說十分豐富,市場占有率第一。這其中的技術關鍵,源于這一代雙模架構增加了BSG電機。
如果把單電機架構比作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一個電機既要驅動又要發電與啟停,就好像一個人既要農耕又要紡織,每一項都要干,卻很難形成專業化。
那么加入了BSG電機的雙電機架構就是工業社會的專業化分工、各司其職,BSG電機負責發電、啟停與調速,驅動電機負責整車驅動與回饋,有了分工,使得每項工作專而精,效率自然提高。
得益于雙模技術的日益成熟,兼顧節能與性能的比亞迪雙模車在本次 “節能王”挑戰賽中大放異彩:以核心技術加持,成功詮釋了雙模車“節能王”的風采,彰顯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引領者”的實力和底氣。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