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距超過2米7 4款自主品牌緊湊型車推薦
我們通常以軸距為標準來衡量各種車型,但具體的標準值恐怕連廠家都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而且,隨著人們越來越崇尚豪華后排座椅空,各大廠商都開始逐漸加長自己的車身尺寸和軸距,當然自主品牌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給大家推薦幾款我自己品牌的長軸距緊湊型車,看看它們的后排空房間和整體品質到底表現如何。
本文介紹車輛類型。
●江淮何玥
我想每個人都熟悉這輛車的外形。早在2021年,江淮何玥就正式與大家見面了。雖然造型平平,但線條流暢,很容易讓人接受。從整體輪廓來看,何玥似乎沒有模仿的痕跡,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和大多數自主品牌一樣,何玥的外觀依舊給人大氣、沉穩的感覺,因為它的長寬高分別達到了4595×1765×1465mm,在緊湊型車中已經算是大塊頭了。尾部的設計也給人一種家的感覺。車牌上方的鍍鉻橫輻巧妙地將左右兩側的尾燈連接起來,整體感很強。但是倒車雷達探頭數量只有三個,后側探測范圍會有盲點。
軸距2710mm。即使是兩年后的今天,這個數字也沒有被打破。何玥仍然光榮地捍衛著“緊湊型軸距之王”的稱號。這使得何玥的側面線條非常流暢,簡單的腰線貫穿門把手,增添了一絲運動感。16英寸鋁合金車輪也與車身整體特征保持一致,典型的家用車風格,帶有一些動感元素。
空對于這位“緊湊型軸距之王”來說自然不成問題。充足的腿空可以瞬間秒殺絕大部分同級車,頭部空同樣令人滿意。
前不久,江淮剛剛推出了一款搭載1.8升發動機的何玥,彌補了之前1.5升發動機動力不足的問題,還匹配了4速自動變速箱。從表面上看,這款車與之前的1.5升車型僅略有不同。只有內飾更具運動感的黑色,中控面板采用鋼琴烤漆面料,在空出風口處加入鍍鉻裝飾等。
不僅在乘坐空的房間里,而且在舒適性上,這都是何玥的強項。何玥大部分車型都配備了真皮座椅,填充柔軟,乘坐舒適,對于10萬元以下的家用車來說表現不錯。如果你堅持在骨頭上挖洞,我認為在包裝上幾乎沒有意義。腰部的側向支撐可以更好,座椅高度調節旋鈕使用起來不方便、費力。
之前的何玥排量只有1.5升,搭載的是東安三菱的4G15發動機,最大功率103馬力,最大扭矩130牛米。這款發動機技術相當成熟,所以在很多自主品牌車型上都可以看到。匹配的5MT變速箱也是東安動力的,他們在合作中有很好的默契。
當然1.5升的排量可以滿足1.35噸重的何玥日常使用。但仍難以實現靈活控制和中段加速,尤其是在高速區間,功率衰減明顯。而且,只有手動擋車型的情況也讓江淮何玥失去了一部分喜歡自動擋車型的人。因此,時隔兩年,江淮終于推出了1.8升何玥,并配備了4速自動手動變速箱。
這款1.8升發動機最大扭矩165牛米,在高速行駛時也能帶來不錯的中途加速感。只是這款自動變速箱在降檔時需要將近一秒的反應時間,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你的駕駛樂趣,但手動模式下這種情況會有所改善。所以如果你是急性子,關鍵時刻用手動模式更直接。在日常使用中,這款4AT換擋平順,懂得為你省油。可以提前調大。總的來說,它的表現令人滿意。
車輛類型概述:
江淮在自主品牌中可能算不上“大牌”,也很久沒有涉足汽車領域。但從近兩年推出的車型來看,其產品質量綜合素質不錯,外觀符合家居定位,沒有過度模仿的痕跡。這幾點讓江淮迅速積累了不少人氣,其中何玥的貢獻最大。何玥1.8升車型的推出彌補了之前單一動力總成的不足,不僅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也提升了產品的形象和競爭力。
相關鏈接-
長城騰翼C50●長城伊藤C50
在剛剛結束的廣州車展上,各大廠商紛紛發布或上市自己的全新車型,自主品牌的動作也不亞于此。不是,長城借此機會隆重上市了其重磅車型——伊藤C50,售價僅7.8 ~ 9.18萬元,搭載長城自主研發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這應該是國內市場上為數不多的10萬元以下渦輪增壓車型。
翼子板C50的前臉比較前衛,上下分層的前格柵符合渦輪增壓車型的風格,紅色的“T”字標識格外醒目。總的來說,前臉的風格不是很猛,反而比較尷尬,整體運動感不夠強,還是家族風格。
與前衛的前臉相比,尾部要平庸得多。尾燈款式配色簡單,車牌框放在保險杠上,有點歐版車的味道。后備箱右下方的logo依舊凸顯了渦輪增壓的身份,雙尾管的設計也相當唬人。
由于C50的側面借鑒了本田思域(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設計,軸距達到2700 mm也就不足為奇了,尤其是在a柱和C柱的設計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第八代思域的影子,但在其他細節上,長城加入了更多自己的想法,比如清晰的上腰線增強了側面的層次感,讓它更有活力。此外,16英寸多條鋁合金車輪帶來良好的視覺效果。
當然,可能和大家預期的不一樣。雖然伊藤C50的長軸距為2700mm,但在后排座椅空并沒有表現出任何優勢,腿部和頭部空與大部分車型相當,但剛剛夠用。不知道廠家設計的目的是什么,現在看來伊藤C50沒有充分發揮長軸距優勢。我不認為這是消費者希望看到的。
內飾采用上深下淺的配色方案,空出風口、儀表盤等細節依然符合思域,但中央廣場中控屏略顯生硬,與整體前衛風格稍有不符。從材料和裝配技術來看,伊藤C50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方向盤、中控臺、門板等采用軟質材料。,而且組裝技術絕對不遜色于同級別的合資品牌。
C50真皮座椅與前面提到的江淮何玥類似,兩者都能提供舒適的乘坐體驗,而且其座椅高度調節手柄比旋鈕更有優勢,操作起來更省力方便。
與其他方面平庸的表現相比,伊藤C50的動力亮點非常明顯。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有趕超合資品牌的趨勢,動力和扭矩分別達到134馬力和188牛米。所有預上市車型均配備5速手動變速箱,這也是降低產品成本的關鍵。懸架方面,C50采用與思域相同的雙橫臂后獨立懸架,在結構形式上略領先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車輛類型概述:
由于目前我們還沒有對該車進行任何試駕和測試,暫時無法提供車輛動態性能的評價。不過從目前的動力系統和底盤來看,伊藤C50未來的表現還是值得期待的。而且因為之前的伊藤C30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銷量,實力均衡,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各方面都占優的伊藤C50應該會給消費者一個滿意的答案。當然,如果C50能在天后坐在后排空與其2700mm的軸距成正比,會贏得更多人的青睞。
相關鏈接-
中華H530(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中國H530
與華晨寶馬有合作關系,所以中國可以借鑒寶馬的做法也就不足為奇了。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樹立這樣一個好榜樣而不是學習,那將是令人驚訝的。而中國絕不是直接利用的。其實在H530上,你只能看到一些局部的設計和寶馬差不多,是的,就是這樣!
作為一款緊湊型車,H530的車身長度和高度甚至比現在的中型車接君還要大,2700mm的軸距也屬于這個級別的領先水平。它的正面主要延續了中華接君的設計。豎網質感很強,霧燈周圍的鍍鉻邊框和接君一模一樣。此外,大燈內還安裝了7盞LED寬燈,造型美觀。
側面和尾部的線條也很流暢,黑色保險杠下護板顯示出一點運動風格。再用大氣之類的詞來形容恐怕連你自己都會覺得厭煩,但請原諒我的用詞不足。我真的想不出什么詞來形容它了,但我不否認它挺好的。
同樣,H530在后座的表現空也很到位。以上體驗者身高180cm,但依然有一拳四指的腿空,頭部不會感到壓抑。四指的空就夠了。
從H530在上海車展亮相的那一天起,車內的亮銀色飾板就成為了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當然,觀點會因人而異。我不會判斷它看起來好不好,但我覺得這個設計還是很新穎的,而且實際坐在車里似乎也沒有感受到強烈的倒影。相反,在圖片中很明顯。
可以肯定的是,H530儀表盤的風格借鑒了寶馬的設計,簡約又不失檔次。中駕電腦顯示屏可以顯示瞬時油耗、續航里程等信息,卻無法顯示綜合油耗,有點遺憾。而且如果能換個配色,或許視覺效果會更好。
座椅方面,中國H530也很到位,舒適自然,所以包裹可能因人而異。不過,有一個小細節值得肯定。H530的中央扶手可以前后移動,體現了人性化的一面。
動力方面,中華H530僅搭載1.6升發動機,最大功率119馬力,最大扭矩151牛米。采用全鋁缸體,擁有三菱MIVEC可變氣門技術。傳動系統上,有5MT和5AT變速箱可選。與同級別的競爭對手相比,5AT在檔位上更具競爭力。
H530整體調校比較舒適,變速箱能很好的匹配發動機,經濟性和舒適性都比較滿意。日常駕駛時變速箱換擋積極,能保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手動模式換擋速度也令人滿意。然而,可操作性并不是它擅長的。深踩油門后,變速箱降檔響應慢,高速時會被迫升檔。但是對于這樣的車來說,激烈駕駛并不適合它,經濟舒適才是它需要完成的使命,H530做到了。
車輛類型概述:
華晨中國給我們的印象一直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雖然它的車型不夠豐富,但之前上市的幾款車型都獲得了高度認可。所以,這次推出的H530并沒有讓我們失望。其8580 ~ 10380萬元的價格區間正好彌補了空接君與FRV的差距。寬敞的空房間和舒適的駕乘體驗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原因。
相關鏈接-
東風風神A60(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東風沈峰A60
如果以上三款車現在都可以在市場上買到或者看到,那么這款車就是個稀罕物,因為還沒有上市,所以價格未知。然而,在剛剛結束的廣州車展上,它以類似Sylphy的設計大放異彩。是風神A60。
從正面和側面來看,如果把網和霧燈放在一邊,那么風神A60簡直就是東風日產Sylphy的克隆版,甚至包括輪轂。只是在以上兩個不同的地方,使用了風神家族式的設計元素。相比之下,尾部的變化更為明顯。首先尾燈采用LED風格,但形式類似雪鐵龍C5(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當然,得益于2700mm的軸距,風神A60在后座空有著驚人的表現。對于身高180cm的體驗者來說,兩腿之間還是有兩個以上的拳頭空,和同級別相比非常明顯。
風神A60的內飾在sylphy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改變,弧線更少,邊緣更多,給人一種更加陽剛的感覺。而且鈦銀面板的設計也不同于Sylphy的純家居風格,增加了一些時尚感。此外,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的造型更重,雙圓桶式儀表盤也越走越近。在內飾材料的選擇上,風神A60相當令人滿意,按鈕和旋鈕的操作手感都可以提升空。
如果說優越感,那么座椅舒適性和乘坐空的下一個表現就是風神A60最大的優勢。真皮座椅在手感和內部填充物的柔軟度方面都和Sylphy一樣好,給人一種沙發般的乘坐感。
由于風神A60尚未上市,我們在本次廣州車展上拍攝的車型搭載了與Sylphy相同的MR20DE發動機,同樣匹配日產的CVT無級變速器。這種動力組合我們并不陌生,動力強勁,輸出流暢。相信對于緊湊型車風神A60來說已經足夠了。
車輛類型概述:
或許,風神A60的外觀、內飾、動力,根本沒有給人帶來什么新意。不過它的空房間、配置、內飾做工都表現不錯,與同級別自主品牌相比有一定的競爭力。而且,它的實際銷量可能不會受到它模仿的影響,因為很多消費者往往只看性價比,根本不在乎模仿誰。當然,我們還是希望在未來的風神A60車型中看到更多自主研發的元素。
相關鏈接-
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長軸距車型都能擁有出色的后腿空,這直接關系到它們的懸架結構以及整車底盤的布局。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車型越來越長,我們區分不同車型的標準也越來越模糊。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很多消費者喜歡長軸距帶來的更寬敞的后排座椅空,也正是因為如此,廠家在軸距上煞費苦心。如果軸距加長,但車內乘坐空空間沒有明顯提升,消費者可能還是無法買單,因為他們感興趣的不是枯燥的數字,而是它能帶來的實際效益。
車型配置參數>>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