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 />
<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汽車產業普及后期 科技公司造車正當時

    2025-02-17 02:38:04 作者:資訊小編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6年位居世界第一。經過多年的推廣發展,新能源汽車在續航、充電、普及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新能源汽車不再局限于跨區域交通。正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所說,“新能源汽車正在向大眾普及。”

    另一方面,互聯網科技公司等新勢力宣布將加入智能電動汽車的競爭,嘗試將智能駕駛、無人駕駛、互聯網技術融入汽車,為中國智能出行打下堅實基礎。

    那么,你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成就?如何看待科技公司的造車熱潮?汽車產品將向什么方向發展?6月25日至28日,2021全球智慧出行大會暨展覽會在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為我們帶來了答案。大會主題為“智慧·新旅行·美好生活”,嘉賓和專家的觀點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觀點: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200萬輛是大概率事件。

    中國汽車產銷量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步提升,進一步向大眾市場擴散。截至今年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突破21萬輛,當月滲透率達到10.25%。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96.7萬輛和95萬輛,滲透率為8.7%。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安順表示,從產業層面看,電氣化、智能化、網絡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已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產銷方面,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接近600萬輛,約占全球保有量的一半,涌現出一大批發展態勢良好的中國領先品牌。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陳斌認為,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很有可能達到200萬輛,并繼續領跑全球。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大大提高了智慧出行的質量水平。

    觀點二:預計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將接近2000萬輛。

    汽車不再僅僅是出行的工具,更是信息交互的終端。智能網聯已經成為汽車發展的戰略方向。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市場搭載智能網聯功能的新車滲透率約為45%,預計到2025年市場份額將達到近60%。對于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市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名譽院長郭孔輝強調,預計到2025年將接近2000萬輛,市場滲透率將超過75%,高于全球市場。

    此外,郭孔輝還表示,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未來人機交互的場景將大大擴展,人機交互的內容和指令也將隨之擴展,朝著內容服務、生活服務、車聯網服務三大領域發展。

    觀點:“手機公司早該出來造車了”

    在電氣化領域,中國取得了小小的勝利。同濟大學汽車安全技術研究院院長朱錫燦表示,電氣化戰場過后,我們要走向智能網聯戰場。“智能網絡和電氣化實際上是結合在一起的。”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在上一輪造車新勢力的激烈競爭中,造純電動汽車的新勢力企業已經被市場淘汰,剩下的蔚來、Ideality、小鵬都瞄準了智能聯網新能源汽車。朱錫燦表示,2021年也是智能駕駛的元年。

    現在,新一輪造車浪潮已經到來。如何看待小米、OPPO等手機公司造車?朱錫燦認為,“他們早就應該來造車了。”朱錫燦指出,智能手機領域的創新力度有所減弱,近五年幾乎沒有再有創新。“智能手機和智能汽車應該和創新掛鉤,所以我基本看好手機公司造車的態度。”

    朱錫燦進一步強調,自動駕駛是智能汽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一輛智能汽車來說,它取決于自動駕駛。如果不能做到自動駕駛,所有的智能功能和智能座艙都不會用得更好。”

    觀點:中國汽車工業已進入普及后期。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蘇慶福博士介紹,我國汽車市場已進入普及后期,市場開始發生深度調整,隨著市場增速放緩或負增長,汽車行業將由量變到質變,行業將面臨進一步整合和結構調整。

    蘇慶福強調,汽車產業可以分為起步階段、發展階段、普及前期和普及后期,各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都會遵循這個規律。“普及后期的重要特點是,雖然我們的產業規模和市場份額會進一步擴大,但擴大比例會比較小,預計不到3%,股票市場的競爭會變得非常激烈。”

    汽車產品結構的調整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變化是產品的變化,汽車正在從機械產品向電子產品轉變,產品技術正在從“安全、環保、節能、舒適”向“電氣化、智能化、網絡化、共享化”轉變。

    第二個變化是需求的變化。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和車企的積極試運營,未來個性化定制模式將逐步取代傳統車型服務模式,成為新常態。

    第三個變化是企業之間的競爭結構將再次發生變化。在存量競爭的大環境下,企業間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龍頭企業在中國品牌中的優勢會更加明顯,市場集中度會逐漸提高。“強者越強,魚越大,越吃小魚。這是大眾化后期典型汽車市場的特點。”

    觀點:軟件將對汽車產生顛覆性的改變。

    從汽車產品形態來看,近年來,“軟件定義汽車”的觀點幾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那么,軟件是如何改變汽車的呢?奇瑞集團副總經理、奇瑞雄獅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科技總經理吳表示,汽車在傳感器、控制器、計算器等方面都在發生很大的變化,而汽車外部則在向車聯網方向發展。從自行車產品開始,汽車逐漸與外界接觸,甚至形成了以汽車為主導的生態。

    普華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市場部副總經理魯劍波指出,汽車上的軟件可以分為三類,即發動機控制系統、電機控制系統和車身控制系統。第二類是車載軟件,比如車載娛樂系統等。第三類是智能控制軟件,如智能駕駛、無人駕駛等與智能駕駛相關的軟件。

    軟件給行業帶來了什么?魯劍波總結了三點:第一,軟硬件解耦是汽車數字化的關鍵。有些硬件供應商只需要制造符合標準的硬件,并不關心硬件設備的功能定義。軟件供應商基于相同的標準定義硬件的應用功能。“也就是說,未來硬件廠商只會做硬件,而基礎軟件的內容會交給軟件供應商。軟件和硬件將分成兩個供應商。”

    第二,供應鏈關系將被重組。未來,硬件驅動的汽車功能開發和軟件驅動的汽車功能開發將并存。“我們看到,有能力的原始設備制造商已經開始構建核心軟件能力,軟件供應商有機會直接為原始設備制造商服務,成為Tier1供應商,現在業界稱之為Tier1.5。”

    三是標準化。軟件趨于豐富成熟,產業鏈呼喚生態化、標準化,保證質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魯劍波強調,“未來,我們將從專用設備、裝置和計算平臺發展到通用計算平臺。”

    CPPCC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為GIMC 2021致辭

    編輯摘要:

    可見,隨著以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清潔能源、量子信息等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人類的生產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可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崛起,正在助推中國汽車及相關產業發展進入新時代。希望更多加入造車行列的科技型公司,在搶占中國未來汽車產業制高點的過程中成為中堅力量。

    熱門閱讀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一级a做免费大全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_欧美激情二区在线播放_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
      <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综合精品天天夜夜久久 | 亚洲人网站77777 | 一级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试看 | 亚欧AV一级在线看 |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