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位置數據 評四維圖新MineData 2.0
您可能不熟悉NavInfo這個名稱,但我敢打賭,你們中的許多人都使用過NavInfo產品。畢竟大眾、豐田、奔馳、寶馬等品牌很多車型的原廠導航地圖都是由NavInfo提供的。
然而,在“互聯網時代”,在中國品牌主導的智能汽車系統中,人們更傾向于使用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在MIB、iDrive等相對傳統的汽車系統中,他們更喜歡使用CarPlay甚至直接設置一個移動導航,不再愿意使用系統提供的地圖導航。以NavInfo為代表的老式電子地圖供應商,面對“互聯網思維”的巨大沖擊,心情十分悲涼。現在,它也在尋求改變。
NavInfo是做什么的?
目前,我國擁有互聯網地圖服務甲級測繪資質的企業只有少數30多家。NavInfo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最早專門從事測繪的公司之一。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997年,它就是中國第一家開始研發導航地圖的企業。
根據規定,包括蘋果和奔馳在內的大多數國內外公司,未經許可不得繪制中國土地地圖。所以要使用國內地圖數據,只能從有資質的企業購買相關服務。
如果你在車上查地圖服務商的信息,很可能會發現NavInfo的新名字,這也是我開頭說的原因:即使你沒聽說過這個企業,十有八九你用過它的產品。
2021年,騰訊向納維豐投資11.7億元,成為納維豐第二大股東。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的NavInfo可以算是半個騰訊企業。
●什么是MineData?
這一次,我受邀參加了NavInfo MineData 2.0大會。因為這次會議非常商業化,所以我會盡力和大家談談MineData對流量/汽車的意義,以及它與我們用戶的關系。
它由三個要素組成:DataHIVE、MineLab和MineSolution。一般來說,這三個要素分別負責數據的收集、整理和銷售。
除了電子地圖上已有的“固定”信息外,NavInfo還會從車輛的GPS、T-BOX、傳感器等設備上采集實時數據,并在此基礎上將信息數據分為四類:人、車、設施、環境。
例如,現代汽車中有300多個傳感器,MineData可以收集傳感器的數據。比如系統檢測到某條道路上幾輛車的ABS被激活,并將數據上傳到MineData云端,系統將數據與云端的天氣信息進行交叉驗證,最終呈現在我們的汽車地圖上,并生成道路濕滑預警的推送消息。
在流量管理方向,納威信的子公司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高通也在本次發布會上與華為簽約。未來會取得怎樣的合作成果,我們拭目以待。
當然,我們常用的導航、道路信息查詢等操作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平臺來實現。事實上,大數據已經是大多數電子地圖提供商的必修課。
目前MineData主要應用于汽車、公安、交警、物流、保險等領域。在這個時代,很多車企和互聯網公司都在強調智能出行,NavInfo的新理念也是如此。通過地圖大數據,幫助城市交通變得更加“智能”,對大多數城市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當然,如何保證用戶信息的安全,也是考驗一個企業“良心”的必答題。
MineData 2.0有哪些變化?
雖然MineData是面向商業用戶的產品,比如政府機構、汽車公司、出租車公司、物流公司等。,它與普通用戶隔著一層關系,但它在某種程度上仍然與我們有關。先說說2.0版本升級中與我們的汽車地圖相關的兩點。
◆視覺效果升級
這一次,MineData 2.0提供了更高清美觀的地圖可視化效果,供車企等客戶選擇。說實話,不知道基于MineData 1.0平臺誕生了哪些車型的車圖,現場產品經理也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更方便、高度定制的地圖
如果企業想要電子探針的數據功能,可以直接添加。如果想要信號數據功能,也可以添加。如果它不想要任何功能,可以直接刪除。在2.0產品下,其他領域的車企和企業定制自己想要的地圖工具會更加方便。
基于此次發布的MineData 2.0產品,我認為我們可以對未來的汽車地圖有更多的期待。但從整車產品的研發周期來看,基于1.0產品開發的汽車地圖可能還在路上,這個“未來”可能離我們還有點遠。
●總結:MineData對NavInfo意味著什么?
作為同樣擁有測繪互聯網地圖服務資質的高德,其業務發展的每一步都有著強烈的“互聯網思維”,而高德的資本是用戶,基于用戶的大數據;NavInfo是國有企業,其MineData大數據平臺不一定直接依賴用戶。
單從汽車導航的角度來看,我不認為在MineData的支持下,NavInfo的汽車地圖能夠再次成為大多數普通車主的導航工具,這可能不是NavInfo特別關注的地方。在航海以外的其他領域,在物流、汽車運營、交警等與“交通”相關的行業。,MineData的出現顯然有助于NavInfo登陸海灘,而在NavInfo站穩腳跟后,其他電子地圖供應商肯定更難插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