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盤的較量 奔馳E300L對比寶馬528Li
對比配置和數據,機箱的對比自然不會錯過。這兩輛長度超過5米,重量超過1.8噸的準豪車在底盤上做了多少功課?
首先有點跑題,兩款車的底盤號都有點奇怪。E300加長為E300L后,底盤號由W212改為V212,與E字頭底盤命名方式分離的5系由短軸版F10改為目前的5系長軸版F18。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似乎已經對這兩大豪車巨頭產生了影響。廢話少說,言歸正傳。
與兩車底盤整體技術水平相比,528Li使用了更多的鋁零件。
E300L底盤
528Li機箱
兩款車的底部都很整潔,底盤基本都被覆蓋了。車前下方是發動機護板,E300L的護板分為兩段,前部為樹脂材質,后部為鋼制。528Li是整體鋁護板,比較靠前。乘客艙下方有防腐降噪板。從面積上來說,528Li的覆蓋面更大。E300L由于采用V6發動機,排氣管左右對稱,528Li排氣管因為L6發動機而偏向一側。
E300L后
528Li后部
E300L的后副車架和差速器箱都是鋼制的,懸架下方的兩個擺臂也是鋼制的。528Li后副車架和差速器殼由鋁制成。
兩車前輪前都有擾流板,降低輪胎的風阻和噪音。E300L比較簡單,528Li在擾流板前面有一個楔形導流板。E300L的輪胎是255/45 R17,528Li的輪胎是225/55 R17。E300L在這方面明顯勝出,但在操控性上并沒有把這發揮到極致。總結:
從做工來看,兩款車都有很高的標準,大覆蓋降低了噪音,保護了底盤。至于底盤和懸架部件上鋁制件的選擇,E300L不用也可以,528Li不用也可以。但是,即使528Li使用了更多的鋁部件,即使配備了世界上最輕的6缸發動機,維修質量仍然比E300L重10公斤,這確實令人費解。
懸架對比相比后天的調整,懸架甚至比先天的結構更重要,至少在這兩款車上是這樣。
E300L的三連桿前懸架結構實際上是將下臂拆分為兩個麥弗遜懸架,但兩個球頭的連接使得動態調節更加靈活。528Li的下擺臂與E300L基本相同,但在頂部,另一個叉擺臂與軸承座連接,所以528Li的雙叉臂懸架在先天結構上比E300L更強。然而,實際上,動態性能并非如此。一般來說,麥弗遜懸掛剎車容易點頭,過彎容易側傾。不過E300L上基本沒有這種情況,懸架和彈簧懸架都調得很好。相反,528Li的軟彈簧支撐使身體姿勢有了“不應該這樣”的表現。
兩車懸掛結構,左上為E300L,右上為528Li。兩車都有分體式“八”擺臂,但左下方是A型擺臂E300L,一鋁一鐵,右下方是528Li懸架中上的叉臂。所有懸架部件都由鋁制成。
E300L的后懸架設計非常復雜,出挑多連桿的設計使得后輪前束角外傾角等數值有非常精準的動態調節。528Li在后懸架方面更重,結構類似雙叉臂+前束調節拉桿的形式。上擺臂負責橫向應力,而H型下擺臂不僅承受橫向應力,還承受四個連接點的縱向應力。表面上看似乎不如E300L靈活,但567系列后懸架擺臂一直都是這種形式,操控最高的寶馬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是528Li的后防側傾桿很細,本來就很軟的彈簧搭配這樣“纖細”的防側傾桿,意在讓兩個后輪獨立,只能這樣理解。
E300L后懸架結構,下方兩個擺臂均為鐵材質,外側套有塑料保護殼528Li后懸架結構。圖中除了防側傾桿、半軸和各種螺栓外,其他可見的金屬零件為18.79mm的鋁制E300L后防側傾桿,是大部分車的通用級別。右側是528Li防側傾桿,只有13.9毫米
總結:
根據之前獲得的動態數據,528Li在纏繞樁中比E300L快0.4秒。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我們會得到更多的信息。528Li在百佳評分上領先E300L1.6秒,寶馬“踩在上面”的油門響應比E300L 1.6靈敏得多,所以繞樁0.4秒的成績是由于出色的動力性能。換句話說,以運動為榮的寶馬在底盤懸掛和調校方面并沒有取得勝利,或者說528Li上的那對225輪胎不如E300L上的255輪胎??梢钥隙ǖ氖?,參與評測的編輯們一致認為528Li的春天太軟,支持力度不夠。在舒適性上妥協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機動性的下降。另一方面,E300L的性能相對均衡。雖然性能落后,但支撐依然保持。中等硬度的懸掛訓練在舒適性和操控性之間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