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開放混動專利 讓不少自主品牌進退兩難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在豐田混動誕生至今的二十多年里,搭載豐田雙擎混動技術車型,在全球銷量已超過千萬輛。在混動領域,豐田早已證明自己 中國在2015-2017年總共為新能源車型補貼金額合計為958.4億元。2018年補貼金額也將會超過千億。 純電動、插電式混動新能源車型銷量在政策及補貼刺激下,增長迅速。從2012年1.1萬輛,增長到2018年125.6萬輛,中國也成為新能源車型增長最迅速國家。 新能源車型迅猛增長帶動電池成本大幅降低、電池密度逐步提升,但是卻沒有帶來市場用戶的好口碑。電池衰減嚴重、二手車保值率低、充電難等問題依然困擾著新能源車主,純電動依然是未成熟的技術。 在中國四部委宣布今年大幅減少新能源車型補貼后,新能源車型吸引力大幅降低。 以比亞迪秦Pro(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為例,汽油版車型7.98-11.58萬元,秦ProDM(插電式混動版)補貼后統一售價為14.99-17.69萬元,秦ProEV500(純電動版)補貼后統一售價為16.99-18.99萬元。補貼后價格插電混動版與汽油版相差3-6萬元。而補貼減少之后,價差會進一步拉大。
豐田雙擎混動系統最大的優勢是不需要提供專門插口,也不用安裝充電樁,油耗水平相比燃油車明顯降低。
另外在系統硬件配置和電池數量方面,相比插電系統要少許多,成本相比插電混動車型和純電動車型更低,車輛價格優勢體現更為明顯,對于消費者來說更具性價比和實用性。
中國剛確定新能源車型退補,豐田就宣布開放專利,這并不是一個巧合。專利核心是豐田雙擎混動系統THS(ToyotaHybri 說道豐田雙擎混動技術,就不得不提一個公司——科力遠,這是一家靠電池技術崛起的企業,并且一直是豐田鎳氫電池供應商。 2014年吉利汽車與科力遠宣布成立新公司共同研發CHS(ChinaHybriDSystem)混合動力技術平臺。吉利占股49%,科力遠占股51%。 吉利對這套CHS混合動力技術平臺的愿景是服務于所有中國品牌的汽車廠商,就像是這套混動系統的名字一樣。但是該平臺由于節油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一直未量產應用。 去年8月份,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曾向媒體透露,豐田汽車正通過其在華最大的混合動力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合作伙伴科力遠,與吉利汽車合作推廣混合動力技術。 今年1月,科力遠也完成了股東的變更,吉利汽車成為科力遠的第二大股東。就此豐田混動技術終于在中國找到合作的伙伴。 搭載豐田混動系統的吉利,顯然更容易打開市場并加速混動技術普及。進而也將吸引更多自主品牌合作,從而降低系統的成本,帶動混動車型車型售價進一步降低。 豐田如此費心在中國推廣混動技術,不僅只為拓展市場。有業內人士表示,豐田此舉是為了發展氫燃料電池鋪路。 在美國車市,豐田新能源車型銷量已經被 歐美車企對于豐田在中國推廣混動技術,同樣不會坐視不理,最新的電動平臺也會同步引進國內。 中國市場新能源份額爭奪戰才剛剛開始!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