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億美元+15款純電汽車,豐田可能比對手們準備的更充分
在電動化的大趨勢下,世界各國對燃油車的禁售也在不斷推進。在日本,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豐田在電動汽車方面幾乎沒有動作。豐田章男總統甚至反對日本政府“30年代燃油車脫碳”的政策,因此被戴上了“反對純電動”的帽子。
之所以對純電動汽車如此冷漠,是因為豐田章男認為電動汽車被過度炒作,倡導者沒有考慮到電動汽車在發電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和輸電成本。作為一個主要依靠煤炭和天然氣發電的國家,日本夏季用電負荷將大大超過現有量。
雖然豐田反對純電動汽車,一直在擁抱新能源,但是他們選擇了氫燃料電池汽車。因為氫燃料電池的反應產物只有水,所以不會產生CO、NOx、SOx等大氣污染物。,因為它也被很多人稱為“終極能量”。此前,豐田已經推出了一款名為Mirai未來組合的FCV氫燃料電池汽車。新Mirai未來組合從法國巴黎南部奧利省的希塞科開始。三個儲氫罐,共5.6公斤氫燃料,由四個人輪流駕駛22小時,行駛里程1003公里,百公里耗氫0.55公斤,創下氫燃料電池汽車續航能力的世界紀錄。
但純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絲毫沒有因為某些人或某些企業的做法而受到影響。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大眾、通用、特斯拉、蔚來、小鵬等都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豐田面臨落后于競爭對手的風險。
不愿或不愿錯過這個巨大的市場,豐田最終向純電動汽車低頭。12月14日,豐田召開純電動汽車發布會,一口氣帶來17款純電動汽車,其中15款是全新車型。
一、碳減排和碳中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碳中和。人類生產生活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比如工業生產、燃料燃燒甚至人類呼吸。大自然有分解二氧化碳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釋放出氧氣。
但是大自然的分解能力也是有限的,尤其是植被越來越少的時候。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工業領域,產生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產生的二氧化碳無法分解,會一直存在于大氣中,積累起來會導致全球變暖。
碳中和是指企業、組織或個人計算一定時期內直接或間接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來抵消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從而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簡單來說,就是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收支平衡”。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交通運輸是絕對的“大戶”。目前大部分的發動機還是燃油發動機,具體來說就是柴油車和汽油車。純電動汽車的出現是為了實現碳中和,因為電力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不會產生溫室氣體,理論上可以有效解決燃油車的二氧化碳排放問題。
但是,純電動汽車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電從哪里來?目前,最重要的發電方式是燃燒煤炭,這也會產生二氧化碳。當然,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也在大力推廣風能、太陽能等清潔無污染的發電方式,但完全取代煤炭發電不會一蹴而就。
豐田章男可能就是在這種背景邏輯下,沒有大力推廣純電動汽車。但隨著世界各國的大力推廣,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比重越來越大,替代煤炭發電正在逐步實現。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不積極改變,但仍然堅持燃油車,碳中和肯定不會實現。電動汽車的發展和清潔能源發電的推廣使碳中和成為可能。
因此,豐田在發布會上提出了“碳減排車”和“碳中性車”兩個特別的概念。豐田認為,電動汽車按照使用的能源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碳減排車”,另一類是可以使二氧化碳排放為零的“碳中性車”。
根據用來驅動汽車的能源是否綠色,是否會產生二氧化碳,目前的純電動汽車基本屬于“碳減排汽車”,而氫燃料電池汽車屬于“碳中性汽車”。從邏輯上來說,這個分類確實沒有問題,但是我感覺豐田是在給自己找一個進入純電動汽車領域的臺階,順便提了一下自己的氫燃料電池車。
二、17款純電動汽車, bZ SDN采用比亞迪刀片電池
在本次電動戰略發布會上,豐田一口氣帶來了17款純電動汽車,其中15款是全新產品。汽車發布會是一場大戰。在此之前,恒大可能還這么“雄壯”。
但是,豐田顯然不是PPT造的。在15款純電動車新品中,大致可以分為bZ系列、豐田生活方式系列和雷克薩斯電氣化系列。15款車型中,不僅有轎車、SUV、MPV等傳統車型,還有跑車和皮卡,顯示了豐田對未來城市出行的全面規劃。
15款全新車型中,豐田有11款。分別是bZ小型跨界車(小型跨界SUV)、bZ緊湊型SUV(緊湊型跨界SUV)、bZ SDN(轎車)、bZ大型SUV(大型SUV)、中箱型(中箱型轎車)、微箱型(微箱型轎車)、運動型EV(電動跑車)、跨界EV、緊湊型巡洋艦EV、皮卡EV、小型SU EV。
最值得一提的是bZ SDN概念車。是豐田與比亞迪合作的首款純電動汽車。定位為純電動中型車,造型上借鑒了部分豐田bZ4X概念車的設計語言。
據了解,未來發布的量產版將采用比亞迪的磷酸亞鐵鋰葉片電池技術,價格可能在20萬元以內。據悉,新車將于明年北京車展上市,計劃于2022年底正式上市。
其余四款車型均為雷克薩斯車型,分別是雷克薩斯電氣化運動版、雷克薩斯RZ(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雷克薩斯電氣化轎車和雷克薩斯電氣化SUV。雷克薩斯將轉型為純電動品牌。2030年在中國、北美和歐洲實現100%純電動銷售,全球年銷量100萬輛,2035年全球全電動。
看這個陣容你會發現,除了Erffa這樣的中大型MPV,幾乎所有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的主力車型都能找到對應的純電動版本。全面擁抱電氣化,豐田似乎不是說說而已。
在電動化方面,豐田計劃到2030年在技術研發和設備投資方面共投入8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4480億元),其中4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2240億元)將用于純電動領域。2030年前,豐田將在全球范圍內每年共推出30款新型純電動汽車,銷售350萬輛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到2035年,將實現碳中和。
從“反對電氣化”到全面擁抱電氣化,雖然豐田轉的比其他傳統車企慢很多,但是一旦開始認真起來,還是不可小覷。而且,從豐田的戰略來看,它們都是純電動和氫燃料電車,這個“汽車巨頭”可能比其他競爭對手準備得更充分。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