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6x純電動車價格 如何評價上汽大眾id6x
把預算錨定在30萬以內后,雅開始選擇。挑來挑去,最后發現沒什么好選的,除了大眾ID.(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6 X和比亞迪唐,幾乎沒有車可以選(不考慮小眾品牌)。雅開始糾結,糾結,糾結,終于抵擋不住廉價的誘惑。我哥們花了25萬多落地了2022 ID.6 X(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智翔純長續航版,就是617公里版的后驅CLTC。一句話點評:值,617 km續航,后驅,中大型SUV,大眾品牌,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限量三元鋰電池,25萬以上,綠色品牌。
當然,作為一個狂野的車評人,我們的車評不能就這樣結束。我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所以我開始思考為什么大眾等傳統強大的新能源汽車沒有那么受歡迎。
先說ID.6 X,大眾今年上半年銷售了41248輛電動車ID.3,ID.4,ID.6。別說比亞迪,特斯拉,就連哪吒這種小眾品牌也交付了63131臺,大眾在新能源領域更是慘敗。你認為大眾ID?系列長得丑?不,是身份證的面值。系列還是在線的,尤其是ID.4,可以玩的很好。即使是中大型SUV的ID.6 X也是飽滿舒展,20寸戰斧式輪轂充滿力量感。目前流行的貫穿式前后燈組都有排列,甚至還點亮了大眾車標。雖然大燈的形狀看起來像個荷包,但人畢竟是智商光,功能齊全。
你說內飾不好是吧?ID系列的內飾設計雖然簡單,但也屬于搶眼的那種。
室內設計層次分明,用料豐富,有一定的豪華感和質感。座椅乘坐舒適,座椅記憶加按摩也算是大眾車型中良心的內飾水平了。
空間不夠?更不可能。大眾燃油車的空間布局已經很優秀了,在電車上也不會差,除了,嗯,第三排。放下他的兩個寶貝,正是時候。后備箱容積就不用說了,空間也不能成為銷量不好的理由。
墨菲?駕駛質量差?
坐在駕駛座上屬于推車的調節風格。首先,ID.6 X的轉向手感絕對優惠。我已經很久沒有給汽車良好的轉向感覺了。或許是為了讓駕駛者感受到ID.6 X的巨大,它的轉向阻尼在起步階段很緊,不會像市面上90%的車那么輕。你可以在初始階段感受到它的力量感。當然也不是極重,但在以輕盈為主調的當下,ID.6 X的轉向調校風格有著跑車的韻味,緊湊而厚重。當應急車道變回正方向時,車輛不會慌亂中多擺動兩次;過彎時能給人穩定的信心就夠了,這點我個人很喜歡。對了,ID6的轉向桿手柄。x也很緊湊。
但是剎腳的感覺就一言難盡了。首先剎車踏板還是高的,鼓式剎車的剎車幾乎沒有線性。具體來說就是踩一些行程,車輛會有一些制動作用。再踩三分之一就跟沒踩一樣了。如果這時候你離前面的車很近,那我就要和剎車較勁了。不用我深踩,車終于停了。這次糟糕的剎車經歷讓我盡量避免剎車。天知道堵車的時候該怎么辦。當然開關行程更線性,我覺得比很多大眾油罐車更線性。
至于底盤調校,也是好評如潮。大眾高級別的車輛底盤調校是強項。ID.6 X近2.3噸的質量下,細碎的路面依然可以過濾,減速帶脆,德系韌勁依然在線,這底盤依然優秀。
行駛過程中的安靜也很顯著。恰巧不久前測到了同價位的途觀X(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途觀X雙離合的抖動和發動機的噪音不容忽視,車廂內的安靜度也不如ID.6 X,可惜SUV和兩廂在穿越細碎顛簸的路面時,由于車廂內沒有遮擋,輕微的噪音在空腔內來回反射產生的“隆隆”聲依然存在。
細心的觀眾可能發現了,我并沒有談到ID.6 X的人機交互,尤其是在所有新能源汽車都把人機作為賣點的情況下,這似乎有點不正常。沒錯,因為ID.6 X的人機交互和它的燃油車幾乎沒有區別。作為新能源汽車,你可以說這個人機交互不重要,有些人真的不需要。但是有些人想嘗試新的套路。大眾的人機交互變得過于“小眾”。
所以大眾的機械品質還是很優秀的,除了使用鼓式剎車造成的腳感差,剎車位置高。
猜猜看:
最后,以拙見,簡單分析一下大眾電動車銷量不好的原因。說得不好請指正,虛心求教。
1.大眾新能源車的機械質量還是夠好的,但是擔心人機交互就沒有新鮮感了。大眾只是把油罐車變成了有軌電車,其余的還是老樣子,很常規。
2.大眾還是在一些小地方偷工減料。比如它已經賣到這個價格了,還在用鼓式剎車。美其名曰降低能耗。請不要為一輛600公里的車去挖掘這個能耗。大家都愿意把這個能耗用在碟剎上。別的就不說了。
3.看來大眾前期的宣傳并不是那么好,或者說人們并不關心大眾的新能源汽車。
4.大眾的新能源汽車沒有任何核心技術。比如核心電池和電機都是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給人一種東拼西湊、不信任的感覺。
國產自主品牌確實彎道超車,產品力大幅提升。“大眾”的金字招牌已經不那么吸引人了。
6.年輕人喜歡個性,跟風。大眾雖好,但太大眾化,只能忽略。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