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suv選什么車好 5款國民級SUV大橫評
五菱之星“電氣化”后有哪些優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找到了幾款實力不俗、銷量不錯的國產主流SUV車型作為五菱之星混動版的“試金石”,看看五菱之星混動版在不同價格定位的競品“圍剿”下表現如何。
外觀文章:
五菱之星混動版:精致的外觀不便宜。
五菱陳星是五菱銀標的首款車型,采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五菱陳星混動版基本延續了燃油版的設計,從整體到細節都營造出精致感;這也是近年來五菱品牌進步顯著的地方,設計越來越迎合主流審美,這也一定是五菱銷量越來越可觀的關鍵因素。
前臉采用了熏黑的進氣格柵,提升了高級感和運動感。鍍鉻裝飾條貫穿中網,五菱銀標突出置于中央,提供了足夠高的辨識度。
LED日間行車燈從大燈頂部延伸至格柵邊緣,兩側的柳葉造型構成了五菱車標的形象,與車標造型相呼應,使前臉更具層次感。遠近一體式LED大燈內部細節也很豐富。LED燈珠采用銀色包裹,轉向燈等功能性光源采用不對稱設計,與日間行車燈的設計相呼應。
五菱之星混動版側面線條比較簡潔,整體比例比較平緩。是標準的SUV身材,雙色車身搭配比較年輕。尾部設計選擇了目前主流的貫穿式理念,但并沒有跟風使用貫穿式尾燈,而是通過鋼琴黑飾條將兩端連接起來,形成貫穿效果。尾燈也集成在車尾。細長的燈帶發光效果不錯,尾部看起來也挺有個性,對設計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哈弗H6(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第三代車型注重打造氣場。
哈弗H6發展到今天已經是第三代車型,外觀設計也沿襲了現在的設計潮流。大面積的網格狀進氣格柵被鍍鉻包裹,與過去哈弗車型的思路一致。大尺寸進氣格柵和相對纖細的前大燈的視覺對比效果,營造出更年輕、更運動的前臉風格。
側面和車尾的設計比較傳統,除了標準的SUV車身比例,各方面都給人很重的感覺。貫穿式尾燈的設計并不新鮮,但燈光效果還是值得肯定的。可惜由于設計元素太多,尾部看起來很亂。
本田CR-V(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設計還是有吸引力的。
本田C(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R-V是“較老”的車型之一。目前的車型是2017年推出的,設計看起來還是比較年輕的。除了細節之外,這些年來外觀基本保持了推出時的樣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老款設計的成功。
尾部設計可以說是CR-V的特色,D柱的尾燈傳統也保留了下來。加入LED光源后,看起來更加立體。CR-V的設計沒有明顯的短板,但新一代本田車型使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回頭看現在的CR-V,會有一種缺乏新鮮感的感覺。
長安 CS55 PLUS:運動和青春是核心設計元素。
或許長安CS55(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PLUS的美并不是所有人都認可的,但不可否認的是,CS55 PLUS的外觀設計足夠獨特,前臉有著類似UNI家族的設計語言,很有攻擊性,細節也更加激進。
CS55 PLUS的側面很有張力,甩出來的輪拱看起來更有力量,輪圈設計也很漂亮。尾燈的處理也比較新穎,透明的燈殼配合灰色的底色,提升了運動氣息
普通版T-ROC的外觀設計樸實厚道,但加入R線套件后,T-ROC的氣質完全改觀。更具運動感的前保險杠設計讓前臉看起來更有精神,全新的LED日間行車燈設計也提升了車型檔次。
ROC tango是所有車中最不像SUV的車型,但更像跨界車。加高的底盤并不會讓它看起來很重。在緊湊的車身尺寸下,車身較小的先天劣勢對于注重SUV“大車感”的消費者來說可能沒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但tango可以說是五款車型中最“鋼炮”的SUV了。內部物品:
五菱之星混動版:簡約的內飾設計和厚道的用料
五菱之星混動版延續了燃油版簡約的內飾設計風格。整個中控臺造型自然流暢,各功能區分布清晰明了。除了提供干凈的外觀和感覺之外,在實踐中使用起來也很方便。五菱之星混動版增加了藍白相間的內飾配色,整個中控臺都采用了軟性材質,用料上比較厚道。三幅式方向盤采用運動平底設計,打孔真皮包裹搭配厚實的外環,提供更有質感的方向盤握感。
菱形花紋的座椅采用絎縫技術制作,常用于床上用品,可以使內部填充更加均勻,增加外觀美感。實際體驗后,還能感受到絎縫過程帶來的體感變化。第一,表面的皮革相當均勻致密,比同領域的其他車型更貼身。同時內部填充物的硬度也恰到好處,既有柔軟舒適的觸感,又保證了實際的支撐力。
前方的液晶儀表盤顯示清晰,各種信息分布合理有序,中間部分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顯示信息,在功能和觀感上沒有什么可挑剔的。
五菱陳星混動版還增加了精致的水晶把手,細致且符合人體工程學,是中控臺的重要加分項。
大部分功能都集成在懸浮式中控液晶屏上。系統搭載了五菱新研發的Ling OS林夕系統,反應迅速,穩定性好,運行時不會有卡頓感。凌OS林西系統還具有免喚醒功能,支持連續單字指令輸入。實際體驗表明,該系統具有較高的語音識別度,提高了語音輸入的效率。此外,它還提供了有趣的團體旅行功能。當車輛在一個群體中時,群體中的車輛可以自由通信,這在駕車外出旅行或在車隊中時更便于通信。
凌OS林夕系統還內置了很多常用軟件,并支持一些第三方擴展,在實用性和娛樂功能上有主流表現。五菱陳星混動版還可以通過App控制車輛,連接車輛后控制車門、車窗、空調等功能,智能化程度高。
哈弗H6:卓越的科技氛圍。
哈弗H6的內飾注重科技感。中控臺采用了直線造型,液晶儀表盤和懸浮式中控屏的組合相當搶眼。此外,物理按鍵的數量也大大減少,在營造科技感上令人印象深刻。
哈弗H6還采用了雙內飾配色,也提升了時尚感和效果。但我們更喜歡五菱之星混動版的藍白配色,在營造質感和內飾氛圍上更為出色。
本田CR-V:用車體驗有待提升。
或許與車型誕生時間較早有關。CR-V的內飾設計相對保守,漸漸有了一些“老爺車”的味道。按鍵式換擋機構操作直觀,也能帶來一定的科技感,但隨著電子擋位的普及,新鮮感被淡化了很多。
如果內飾設計好看,那么車機系統性能就不太好。與同領域的幾款播放器相比,CR-V車機的顯示效果和實際功能有很多差距,尤其是在主觀體驗上,古代的顯示界面和t
長安CS55 PLUS的內飾設計非常前衛,也是液晶儀表和懸浮式中控屏的結合。長安CS55 PLUS通過不對稱設計,營造出如同宇宙飛船駕駛艙的視覺效果。
喜歡外觀設計的人會稱贊內飾,不喜歡的人會認為內飾設計過于強調風格。用料價格暴露,中控部分用的硬料還是多了點,真皮座椅的感覺也只能算合格。
大眾T-ROC探歌(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細節素材有待完善。
大眾T-ROC探歌的內飾兩極分化很大,有的地方很硬,有的地方比較休閑。中控臺是目前主流的駕駛員導向布局,純黑的內飾搭配大面積的銀色飾板,運動感很好。同時三幅式方向盤握感極佳,全液晶儀表盤的顯示效果也不錯,在駕駛氛圍的營造上可以肯定。
大眾T-ROC的內飾用料比較一般。即使是全系列最貴的車型,整個中控臺依然是硬質材料,門板只有一小部分是真皮材質。作為一款價格在17萬左右的車型,這真的很不合理。
參數比較:
這幾款雖然不在同一個價格區間,但是數據還是比較接近的。下面就以數據為依據,看看這些型號是否都符合其價格。
車身尺寸:五菱陳星混合動力版擁有最長的軸距。大眾T-ROC的尺寸不占優勢。
車身尺寸方面,除了大眾T-ROC,四款車型數據相近,數據相差不到5cm,主觀乘坐也比較接近。其中,哈弗H6的車身尺寸最大,而五菱之星混動版的軸距最長。大眾T-ROC在尺寸上吃了虧,幾乎每一項數據都不如其他競爭對手,實際空間表現只能用夠用來形容。
動力參數:混動車型扭矩優勢明顯長安CS55加發動機參數最好。
在動力系統的選擇上,幾家不同廠商的思路出奇的一致。五菱之星混動版和本田CR-V都搭載2.0L混動系統,動力參數也非常接近。其他三款純燃油車型均采用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發動機數據最強的是CS55 Plus,功率和扭矩數據最大。
配置:五菱之星混動版性價比高
配置方面,五款車型在安全配置上都有不錯的表現。特別推薦五菱之星混動版增加4000元的選裝包,包括側氣簾、全景天窗、水晶保險杠,在安全配置上可以向更高級別的車型看齊。其他三款的配置都比較主流,符合車型的定價。但是大眾T-ROC在探歌方面的表現就沒那么好了。雖然安全配置達標,部分配置有一些亮點,但作為一款價格接近18萬的車型,不提供駕駛座電動調節確實不合理。
動態駕駛:
五菱之星混動版:兼顧動力和經濟性NVH表現不錯。
五菱之星混動版的2.0L混動系統會根據不同路況切換工作模式。在低速的城市路況下,此時系統主要由電機驅動,更接近于純電動汽車。此時320nm的峰值扭矩隨時可以釋放,加速或者超車都非常容易。
當有高功率要求時,發動機會即時介入,發動機和電機同時驅動車輛。實際加速感不錯,初段和中段都能感受到大扭矩帶來的加速,超過100 km/h后會減速,這樣的動力表現在日常使用中非常充足。如果看中后期的加速性能,純燃油版表現會更好,五菱之星混動版會更好的兼顧動力和經濟性。
發動機也略有涉及,大多數情況下不會輕易被乘客注意到。只有在請求動力時,才能聽到發動機的聲音。日常駕駛五菱陳星混動版的舒適性更好,在隔音和振動方面可以正面評價
操控性方面,延續了燃油版的感覺。五菱之星混動版不會讓駕駛者感到壓力,同時又給足了自信。方向盤力量適中,反饋合理,能更好的控制車身快速過彎時的軌跡。懸掛也適當的控制了車身。雖然以整體舒適性為主,但支撐性也有保證,底盤性能均衡。
哈弗H6:動力表現中規中矩,動力響應不錯。
雖然哈弗H6的1.5T車型在動力參數上不是最強的,但在實際駕駛中卻很活潑。發動機可以很早進入最大扭矩輸出范圍,在低速時有很好的動力儲備。日常駕駛的方式駕駛,發動機對油門的執行比較到位,駕駛員的主動性比較強,基本沒有動力的窗口。變速箱效率也比較高,除了低速狀態有些沖,性能符合車型定位。
底盤方面,哈弗H6表現中規中矩,懸架支撐不是很強,過彎容易產生較大側傾,影響駕駛信心。方向盤轉起來很輕,優點是速度低,不費力,但是在快節奏的駕駛下給不出足夠的自信。
本田CR-V:出色的低速動力,略顯嘈雜的發動機介入。
本田作為老牌混動車企,這款CR-V銳界(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混動動力系統的完成度很高,整體感覺和五菱陳星混動版差不多。在低速時盡可能發揮電機的扭矩優勢,在高速時也可以直接驅動提高效率。唯一可以抱怨的是發動機的噪音太大。無論是參與充電還是突然加速,發動機的噪音都很明顯,對舒適性有一定影響。
底盤更注重運動風格,開起來非常敏捷。不過由于車身的重量,在彎道中還是能感受到重量的影響。略顯硬朗的懸掛調校增加了細微的震動,應對大顛簸沒有太大問題。
長安CS55 PLUS:動力沒有想象中那么強,底盤偏軟。
作為發動機數據最好的一款,我以為長安CS55 PLUS會是動力表現的贏家。實際駕駛下,我發現動力沒有參數那么強,和同領域1.5T車型沒有明顯差距。變速箱的調校更傾向于平順性,使得換擋速度受限,實現換擋并不簡單。
底盤調教也是舒適取向,軟懸掛對車身支撐有限,彎道動態吃力,實際駕駛中沒有脫離設計的動作。不過主觀駕駛感受還不錯,方向盤輔助適中,指向性比較明確。日常駕駛還是可以表現出一些樂趣的。
大眾T-ROC:底盤支撐好是開起來最爽的。
大眾T-ROC在動態試駕中表現不錯。1.4T發動機和雙離合變速箱配合默契。憑借其輕質和堅韌的懸掛,在賽道上駕駛甚至有點樂趣。
懸掛調教趨于沉穩,相對較長的軸距讓車尾更加穩定,在急剎車時懸掛也能合理控制車身,在彎道中有很好的姿態。但由于懸架比較硬朗,震動比較多,對日常駕駛舒適性影響很大。
推薦指數:它們值得選擇嗎?
五款車都盡力了,那么誰更值得推薦,你在推薦中能得多少分滿分5分?
五菱之星混動版:4.5分
五菱之星混動版作為受眾最親民的車型,展現出了不錯的韌性,在動力系統、操控、舒適性等多個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在五菱一向擅長的空間和配置方面,陳星也沒有讓人失望。更重要的是,價格真的很親民。兩款混動版的選型指導價分別為9.98萬和10.98萬。在同樣的價格維度下,只能選擇合資品牌的小型車,而五菱陳星的混動版在燃油經濟性和空間體驗上可以有更高層次的體驗,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自主品牌在家用車上的優勢。
長城哈弗H6: 4.0分
作為另一款“國民SUV”,哈弗H6依然展現了它的“全能油”功力,主流的設計和全新研發的動力總成是它的優勢。但作為家用車型,純燃油版依然沒有混動版明顯的優勢。此外,相對較高的價格也讓其“國民學位”打了折扣,讓人感覺不那么“超值”。
本田CR-V: 4.0分
雖然本田CR-V上市時間最長,也即將換代,但其產品力還是值得學習的。作為長期合資品牌緊湊型SUV銷量標桿,本田CR-V幾乎是一個不出錯的選擇。
長安CS55PLUS(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3.5分
長安CS55 PLUS是一款外觀與眾不同的機型。有了激進的設計元素,家用車依然是骨子里的核心訴求。型號本身質量還不錯,只是長安品牌同價位選擇更多,CS55 PLUS吸引力不好看。
大眾T-ROC探歌:3.0分
大眾的T-ROC評分會“及格”的原因主要是實用性。作為一款價格接近18萬的緊湊型SUV,在空間和配置上落后于同級車型。不過大眾T-ROC最大的優勢是駕駛,接近兩廂的操控性是它最大的優勢,前提是你能接受損失的實用性。
摘要
從五菱之星混動版在對比試駕中的表現不難看出,價格并不是影響產品力的絕對因素。全場價格最低的五菱之星混動版,憑借出色的產品力贏得了編輯的肯定。作為五菱在國產SUV上的新嘗試,五菱之星混動版并沒有刻意強調某些產品特性,而是通過產品的實際表現來打動消費者。正是這種求實的風格,讓五菱打造了一輛又一輛“神車”,銷量也是消費者認可的最好證明。另一方面也從側面說明了混動車的潛力,在動力和使用成本上更加均衡,值得消費者優先考慮。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