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車能涉水嗎?
純電動汽車呢?畢竟純電車的動力來源——電池在車下,是車體離地面最近的地方。
其實車主還是擔心的。純電車有一個燃油車趕不上的優勢:那就是大自然對水有極好的防護。
對于傳統燃油車來說,30-40cm的涉水深度已經是極限;車身較高的SUV可以達到50-60cm。原因很簡單:燃油車使用的是內燃機,燃燒必然需要空氣的參與,這就使得燃油車的動力系統無法完全密封。并且出于進氣效率的考慮,進氣系統必須布置在迎風面,即相對于駕駛座較低的位置。少量積水,如下雨、路面濺水等,可以停止;但是,如果水溢出,水可能會沿著進氣系統進入發動機。畢竟空氣能進的地方水都能進。但由于水的體積難以壓縮,進入發動機氣缸后,活塞連桿會變形甚至斷裂。所以水對于傳統燃油車來說是致命的。
但是,把這種對燃油車的擔憂放在純電車上是沒有必要的。
首先,電動車發電的過程基本不需要空氣參與。電動車不像燃油車那樣有進排氣系統,結構更簡單。為了降低風阻,它們甚至設計得盡可能光滑,不留任何氣孔,密封性能遠高于燃油車。常規燃油車泡水上限,電動車面前毫無壓力。同樣,如果你開車經過一個涉水路段,燃油車可能會因為進水熄火,而電動車出來可能什么都沒有。
其次,電動車出廠時要求防塵防水。
當然,在設計電動車的時候,我們不能寄希望于完全密封。畢竟真空泵等循環系統的部件需要空氣,純電動汽車不可能做到100%防水防塵。但是電動車進水后的保護也有一套標準。電動車電壓普遍較高。為了防止日常使用帶來的漏電風險,市面上運行的純電車防護等級都達到了IP67。
在電動汽車行業,一項名為“入侵防護”的測量指標被用來校準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防塵防水性能。上面的IP67是防塵防水等級。其中,十位數字中的6代表防塵等級6,防塵等級從低到高分為0-6;每個數字中的7代表防水等級7,防水等級從低到高分為0-9。這里提到了防水等級的含義。5級意味著可以防止噴出的水被浸沒,比如洗車。6級是指可以防止大浪浸入,比如涉水到一半的時候,推向車的浪跳到你的車上;而7級則意味著可以防止水浸入水中。可以說,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純電車,都是考慮到洪水這一最后手段而設計的。按照這個標準,傳統燃油車的防水能力在5-6之間。
而且國家對電池本身也有浸泡標準。測試電池的抗水性,必須將單體浸泡在3.5%的氯化鈉溶液中2小時,即浸泡在純鹽水中,模擬被水澇和洪水浸泡的情況。車企往往把電池設計成全密閉,浸泡24小時以上,然后測試各項指標。
因此,純電車對涉水的防護能力是油罐車無法企及的。輕度涉水,比如30-40cm,大概是一個輪胎的一半高度,對于電動車來說問題不大。
但不能說純電動車主就可以把電動車當船開。就像剛才說的,電動車并不是完全密封的,也就是說如果浸泡的時間足夠長,深度足夠深,電動車還是可以泡透的,而且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