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源的發展前景和現狀如何 氫能源的發展前景和現狀如何研究
雖然在乘用車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經輸給了純電動汽車。然而,氫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轉換效率。其燃燒產生的能量是同重量石油的三倍,煤炭的四倍。在電化學反應中,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超過80%。因此,在中重型汽車、客車、卡車等新能源客貨車、船舶、飛機等方面,氫能源將更具優勢。
加氫站將迎來高速增長
我國的目標是到2025年至少建設1000座加氫站,2020-2025年復合增長率為53%。截至2021年底,我國共建成207座加氫站,其中2021年將新增100座加氫站。廣東省以36座位居第一,河北省和山東省各21座并列第二。 2021年新建100座加氫站中,河北省以增加14座位居首位,其次是湖北省和山東省。
加氫站數量少,主要是缺乏產業化,沒有規模效益。盡管近年來成本有所下降,但投資建設成本仍然很高。 2022年5月,上市公司杭氧股份公告,將建設運營4000Nm/h氫氣提純裝置和6000KG/天加氫站,投資約7000萬元。點擊了解加氫站成本分析
制氫是氫能發展的絆腳石
氫能的致命缺點是制氫成本高,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低。氫是一種二次能源,在自然界中不能立即使用。 2020年數據顯示,我國制氫仍以“灰氫”為主,“藍氫”為輔,“綠氫”占比過低。煤制氫、天然氣制氫和工業副產品制氫分別占62%、19%和18%。
“灰氫”是指利用石油、天然氣、煤等化石燃料制取氫氣的方法。這種方法目前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但達不到減碳的效果;
“藍氫”是在“灰氫”的基礎上,加入碳捕集和碳儲存技術(CCS技術),減少碳排放,但由于增加了設備,成本增加;
“綠氫”主要是利用電解水制氫。這種方法需要大量的電能。制氫過程完全沒有碳排放,但成本相對較高。但是,為了實現碳排放,在其他技術出現之前,這種方法會慢慢成為制氫的主流方法。點擊了解制氫成本分析
在各種制氫方法中,光照射制氫一直被寄予厚望。使用催化劑,水被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陽光和水在地球上隨手可得,水光解制氫的方法也很環保,但缺點是效率太低,只有10%。目前大家還在繼續研究制氫工藝。如果能夠有效降低制氫成本,氫能就可以實現無處不在。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