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失去“靈魂”的上汽確實有底氣,但華為也沒精力去“伺候”你
然而,小米并不是第一個使用XML 進入汽車市場的公司。競爭對手華為已經量產汽車。雖然華為目前沒有生產汽車的計劃,未來也不會,但華為可以為汽車制造商提供算法技術,尤其是在智能領域。推出了華為Polar Fox Alpha、Celes、華為smart Select SF等產品,均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其實,華為進軍汽車智能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自有自動駕駛算法技術,激光雷達在國內優勢更大,如果不是手機
業務被打壓,相信華為不會這么快跟車企推進。現在華為真的很難。前幾年上半年發布的華為P系列,如今推遲到7月份,首款只有4G、沒有芯片的華為手機全面曝光。
很多廠商都在積極與華為進行智能化合作,包括北汽、長安等品牌。然而,上汽近日在2020年股東大會上的發言卻引起軒然大波。上汽董事長陳宏回應:上汽不能接受與華為等第三方企業進行自動駕駛合作。這就像另一家公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這樣,它就成了靈魂,上汽就成了軀體。上汽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我們應該把自己的靈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企業想要主動出擊是可以理解的。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無可厚非。事實上,上汽投資了自動駕駛Momenta 上汽(中國自動駕駛領域第一獨角獸)仍然是AI地平線,是國內唯一一家超產驗證的芯片公司。雙方將共同研究標桿特斯拉FSD自動駕駛技術。
事實上,上汽早有布局智能汽車,比如智駕R車的推出。但并沒有引起太大的熱量。這一次,董事長陳宏的靈魂說他把上汽推上了風口浪尖,不少網友吐槽他的目光短淺。
華為也回應了陳宏的言論,稱:華為沒有精力在Huawei Inside模式下與所有車企合作。目前只有北汽、長安和廣汽采用了這種合作模式。華為可以提供完整的汽車解決方案,幫助車企節省研發成本,但主導權在華為,上汽不想幫忙,所以有
但Soul 表示,上汽的投資需要時間才能實現。不知道是自動駕駛的風口過去了,還是被其他現役車企瓜分了。
寫在最后:
上汽的這番言論真是掀起了巨大的風波,嘲諷,贊同,有人說上汽短視,有人認為上汽自信,華為的反響也很高,雖然華為的日子過得不是很好,但畢竟有實力,還在起步在洪系,很多品牌都與華為進行了深度合作。華為進軍汽車領域很容易,有合作伙伴親自上門。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