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懸掛是什么?
汽車后懸掛是車架(或承載式車身)與車橋(或車輪)之間的一切傳力連接裝置的總稱,是影響汽車舒適性的重要參數。
后懸掛分為獨立懸架和非獨立懸架。
非獨立懸掛系統兩側車輪由一根整體式車架相連,車輪連同車橋通過彈性懸掛系統掛在車架或車身下。其優點是結構簡單、成本低、強度高、保養容易、行車中前輪定位變化小,但舒適性和操縱穩定性差,多用于貨車和大客車,轎車很少用。
獨立懸掛系統每側車輪單獨通過彈性懸掛系統掛在車架或車身下面。優點是質量輕,能減少車身受到的沖擊,可用軟彈簧改善舒適性,降低發動機位置和汽車重心從而提高行駛穩定性,左右車輪單獨跳動能減小車身傾斜和震動。缺點是結構復雜、成本高、維修不便。
獨立懸掛系統又有多種形式,比如橫臂式,包括雙橫臂式和單橫臂式,單橫臂式結構簡單、側傾中心高、抗側傾能力強,但高速行駛時輪距變化大、輪胎磨損嚴重,應用不多,雙橫臂式不等長的設計能保證汽車良好行駛穩定性,應用廣泛。
多連桿式是由 3 - 5 根桿件控制車輪位置變化,能綜合橫臂式和縱臂式的優點,車輪跳動時輪距和前束變化小,能平穩轉向,但高速時有軸擺動現象。
縱臂式又分單縱臂式和雙縱臂式,單縱臂式車輪跳動時主銷后傾角變化大,不用在轉向輪上,雙縱臂式主銷后傾角不變,多應用在轉向輪上。
燭式車輪沿剛性固定在車架上的主銷軸線上下移動,優點是懸掛變形時主銷定位角不變,缺點是側向力全由主銷承受,磨損嚴重,應用不多。
麥弗遜式車輪沿主銷滑動,主銷可擺動,是擺臂式與燭式的結合,結構緊湊,操縱穩定性好,給發動機及轉向系統布置帶來方便。
另外,還有主動懸掛系統,這是由電腦控制的新型懸掛系統,能匯集各種數據,獨立控制每只車輪的執行元件,產生符合要求的懸掛運動,控制車身運動,比如減少車身傾斜。
汽車后懸掛的形式不同,成本也不同。非獨立懸掛成本較低,比如最便宜的大概 600 元。獨立懸掛成本相對較高,二連桿獨立懸掛大概 1000 元,鐵質獨立懸掛大概 4000 元,鋁合金獨立懸掛大概 8500 元。大伙選車時要注意辨別,有些車企會用“鐵”代“鋁”。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