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是什么?
2024-12-06 22:45:42
作者:整理于互聯網
冷凝器是制冷系統中的機件,屬于換熱器的一種。它能把氣體或蒸氣轉變成液體,并將管子中的熱量以很快的方式傳到管子附近的空氣中。冷凝器的工作過程是放熱的,所以其溫度通常較高。
冷凝器通常由散熱管、散熱片和風扇等輔助散熱裝置組成,有多種類型,比如水冷式、空氣冷卻式、蒸發式。
1771 年由瑞典裔德國化學家 Christian Weigel 在實驗室發明,之后不斷發展改進。比如 19 世紀中葉德國化學家賈斯特斯·馮·李比希對其進行了改進,20 世紀 20 年代出現板式冷凝器,30 年代初瑞典制成螺旋板換熱器,30 年代末瑞典又制造出第一臺板殼式換熱器,70 年代中期創制出熱管式冷凝器,80 年代后大量強化傳熱元件推向市場。
在各領域制冷系統中應用廣泛。比如在發電廠,要用許多冷凝器使渦輪機排出的蒸氣得到冷凝。在冷凍廠中,用冷凝器來冷凝氨和氟利昂之類的制冷蒸氣。在石油化學工業中,用冷凝器使烴類及其他化學蒸氣冷凝。在家用空調制冷時,室外機中的換熱器叫冷凝器,而室內機中的換熱器叫蒸發器。在汽車上,大部分冷凝器安裝在水箱前面。在蒸餾過程中,把蒸氣轉變成液態的裝置稱為冷凝器。
為適應節能減排的戰略需求,冷凝器行業不斷更新原材料,改進生產工藝,以節能增效為持續的發展目標。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