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通風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座椅通風的工作原理其實不復雜。就是在座椅的坐墊和靠背發泡背面上增加風扇,風扇把空氣吸入后導入通風層,氣流再從通風層表面向上滲透經過加熱墊流向座椅面套表面,而座椅面套是采用打孔皮,這樣空氣就能從椅面上的小孔流出,實現通風功能。
有的車型,比如豪華車,會把風道布置在座椅里面,吹出來的就是空調風,即空調座椅。目前座椅通風主要有吹風式和吸風式兩種形式。
20 萬級別的車大多用吹風式,像比亞迪宋 PLUS DM-i 主駕和副駕都有,還有兩種風量可選;小鵬 P7 只有主駕駛位有,風機功率小,風量小,且只有坐墊通風;理想 ONE 采用吹風式,風量較大;林肯冒險家 PHEV 是吸風式,風機工作聲音小。
純電車領域,20 萬元以下搭載座椅通風功能的車型也有,比如比亞迪 e2 頂配車型。
座椅通風沒普及,是因為內部結構要重新設計。座椅內部填充的發泡材料通風性差得重新考慮,還得布置風扇、通風道、線束等。而且座椅通風一般在皮質座椅上,得采用打孔工藝。加上要和其他功能配合,設計難度大,整張座椅結構改變,造價高,所以多在中高檔車或頂配車型上才有。
在工作時,要求座椅空載時,通風裝置工作噪音小于 50 分貝。工作電壓范圍為+9V 到+16V,低于工作電壓會低壓保護自動短路,通風裝置停止工作。
為保證質量,還會進行一些試驗。比如進出模擬,用標準假人臀部在一定角度內擺動,從坐墊內側向外側旋轉,進行規定次數的循環周期,試驗后要求通風功能完好無損。還有膝部試驗,用模擬膝部的球頭加載力在坐墊通風裝置區域,上下運動規定周期,試驗后通風功能也要完好無損。另外,坐墊、靠背駕駛模擬試驗,室溫下假人模擬正常坐姿乘坐,分別進行規定周期,結果要求通風功能完好無損。熱成像響應一通風裝置試驗,室溫下將待試驗座椅加熱到 50 度,開啟通風開關,每隔一定時間測試座椅通風區域溫度,要求溫度變化在通風區域無明顯變化。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