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的工作原理如何
2024-12-25 17:04:13
作者:資訊小編
ABS 全稱防抱死剎車系統,其工作原理是通過一系列操作保持車輪不被抱死。
首先,系統利用輪速傳感器檢測車輪的運動狀態,發出正弦電子脈沖交流信號,經調制器處理轉化為數字信號傳給電子控制單元 ECU。ECU 接收信號后計算車輪輪速、整車車速以及滑移率,根據滑移率判斷車輪狀態,對液壓單元發出控制指令。
在制動時,ABS 根據每個車輪速度傳感器傳來的速度信號,能迅速判斷車輪的抱死狀態。如果車輪開始抱死,就關閉其上面的常開輸入電磁閥,讓制動力不變。若車輪繼續抱死,就打開常閉輸出電磁閥,使車輪上的制動壓力迅速下移,防止車輪完全抱死。這個過程不斷循環,讓制動狀態始終處于最佳點,也就是滑移率為 20%左右,此時制動效果最好,行車最安全。
而且,在制動總泵前面腔內的制動液是動態壓力制動液,它推動反應套筒和助力活塞,使制動踏板推桿移動。所以,ABS 工作時,駕駛員能感覺到踏板顫動和聽到噪音。
汽車減速后,一旦車輪抱死狀態消失,系統就讓主控制閥關閉,轉入普通制動狀態。
ABS 正是按照車輪在半滾半滑時路面對車輪的摩擦力最佳,制動效果最好,滑移率在 10%至 30%之間的原理工作。傳感器測出每個車輪的速度信號送入控制器,控制器分析運算后,根據車輪運動狀況向氣壓調節器發制動壓力控制指令。發現車輪要抱死,就讓調節器適量排放制動空氣,減少摩擦力使輪速上升;輪速上升過快,又讓調節器停止排氣使輪速下降。調節器一秒鐘可有 3 至 5 個控制循環,讓車輪滑移率保持理想范圍,獲得最佳制動效果。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