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剎車是怎么回事
2025-01-08 07:18:00
作者:資訊小編
主動剎車就是車輛在非自適應巡航的正常行駛狀態下,遇到突發危險情況時,自身能主動產生制動效果讓車輛減速的一種技術。
主動剎車主要由控制模塊(ECU)、測距模塊和制動模塊這 3 大模塊構成。
測距模塊的核心包含微波雷達、人臉識別技術和視頻系統等,能提供準確實時的路況信息。
當測距模塊檢測到與前車、行人或者障礙物的距離小于安全距離時,系統會主動讓車輛制動。
比如當前車剎車、停止或者有其它障礙物時,主動剎車系統會先在剎車系統上加力,縮短剎車距離,或者調整方向盤改變車輛行駛路徑以避開障礙物。如果距離障礙物很近,系統會自動緊急剎車。
主動剎車屬于汽車安全系統,能有效降低突發情況、疲勞駕駛、注意力不集中、駕駛經驗少等導致的追尾事故。
它是利用通訊技術與電子監測來感應車輛周遭動態狀況,輔助汽車駕駛人的安全配置。
常見的主動安全系統有 ABS、ESP、AEB 等電子設備。
其基本原理是由車輛前方的測距探頭監測與前車距離,根據車速等計算本車是否處于安全行駛狀態,車距太近會報警提醒人工減速,若人工未剎車,系統先點剎減速提醒,危險未解除就連續急剎。
雖然主動剎車系統能提高行車安全性,但不能完全避免碰撞。
駕駛員也不能過度依賴,日常要定期維護保養,比如檢查剎車片質量是否符合標準,定期檢查或更換剎車油液等,確保其正常運行,提高車輛安全系數。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