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調節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電子調節器有多種型式,雖內部電路不同,但工作原理可用基本電路原理理解。
以常見汽車用電子調節器為例。點火開關剛接通,發動機不轉,發電機不發電,蓄電池電壓加在分壓器上,因電壓低不能使穩壓管反向擊穿,晶體管截止,另一晶體管導通,發電機磁場電路接通,由蓄電池供給磁場電流。
隨著發動機啟動,發電機轉速升高,開始他勵發電,電壓上升。當發電機電壓大于蓄電池電壓時,進入自勵發電并對外給蓄電池充電。若此時發電機輸出電壓小于調節器調節上限,晶體管繼續截止,另一晶體管繼續導通,磁場電流由發電機供給,發電機電壓隨轉速升高而迅速升高。
當發電機電壓升高到等于調節上限時,調節器開始調節電壓。此時穩壓管導通,晶體管導通,另一晶體管截止,發電機磁場電路被切斷,磁場斷路,磁通下降,發電機輸出電壓下降。當發電機電壓下降到等于調節下限時,穩壓管截止,晶體管截止,另一晶體管重新導通,磁場電路重新接通,發電機電壓上升。如此周而復始,發電機輸出電壓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這就是外搭鐵型電子調節器的工作原理。
內搭鐵型電子調節器基本電路特點是晶體管采用PNP型,發電機勵磁繞組連在晶體管集電極和搭鐵端之間,與外搭鐵型電路不同,但工作原理和結構類似。
另外,用于控制電動航模等設備的電子調節器,主要由電機驅動電路、輸入信號接口、電源模塊、電機輸出端口等組成。電機驅動電路是核心,常見形式是半橋電路,由多個場效應管和二極管組成,通過H橋電路實現電機方向控制。其輸入信號通常是PWM信號,PWM信號高電平時,H橋上半部分兩個場效應管導通,下半部分兩個場效應管斷開,電機受正向電壓向一個方向旋轉;PWM信號低電平時,上半部分場效應管斷開,下半部分場效應管導通,電機受反向電壓反方向旋轉。PWM信號變化時,電壓大小和方向改變,實現對電機轉速準確控制。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