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汽車電瓶的好壞
判斷汽車電瓶好壞可以從多方面著手。外觀上,查看電瓶是否鼓包、樁頭有無氧化物;通過觀察口顏色了解電量狀況,綠色代表充足,黑色表示略有損失,白色意味著報廢;還能用萬用表測量電壓,冷車狀態(tài)下高于 12V 正常,低于此值性能可能不良;聽打火聲音,若有異響則虧電嚴重;此外,檢查電解液的液面高度、密度等也能輔助判斷。這些方法綜合起來,能較準確地判斷電瓶好壞 。
首先來看看外觀方面的細節(jié)。電瓶鼓包是一個很明顯的問題信號,當電瓶發(fā)生鼓包現(xiàn)象,這背后有著復雜的原因。在高溫環(huán)境下,電瓶內(nèi)部壓力急劇升高,限壓閥為了平衡壓力會自動開啟。而這一開啟,就如同打開了一道“失水之門”,電瓶失水速度加快。失水過度后,電瓶活性大幅下降,充電時就容易出現(xiàn)殼體發(fā)熱、起鼓、變形等一系列問題,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電瓶充鼓現(xiàn)象,遇到這種情況,電瓶的狀況往往不容樂觀。
再瞧瞧電瓶樁頭四周,如果出現(xiàn)一些白色或綠色的類似粉末狀的物體,可別小看它們,這些其實是電瓶的氧化物。一旦發(fā)現(xiàn)這些氧化物的蹤跡,那就意味著電瓶的性能已經(jīng)開始悄悄出現(xiàn)問題了,就像一個小警鐘在提醒你要關注電瓶的狀態(tài)了。
觀察口也是一個判斷的關鍵“窗口”。目前市面上80%以上的免維護電池都配備了這個貼心的設計。從這個觀察口一般可以看到三種顏色:綠色、黑色和白色。綠色如同一個充滿能量的信號,代表電量充足,說明電瓶此時狀態(tài)良好,能夠為車輛提供穩(wěn)定的電力支持;黑色則表示電量略有損失,雖然還能繼續(xù)工作,但已經(jīng)需要你多留意了;白色就像是一個“危險警告”,代表報廢需要更換,此時電瓶可能已經(jīng)無法正常履行它的職責了,為了車輛的正常運行,更換電瓶勢在必行。
接著來說說用萬用表測量電壓這一方法。車主可以購買一個實用的萬用表,在電瓶的正極和負極進行測量。這里有個小要點,最好在冷車狀態(tài)下進行測量,因為熱車時電瓶的電壓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當測量電壓高于12V時,這表明電瓶目前的狀態(tài)正常,能夠滿足車輛的基本用電需求;而如果低于12V,那就代表電瓶的性能不良,可能在啟動車輛或者供電方面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
打火時的聲音也能透露電瓶的健康狀況。當車輛打火時,如果聽到異常的異響,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此時說明電瓶虧電嚴重。就好比一個體力不支的人,已經(jīng)沒有足夠的力氣來完成啟動車輛這個“任務”了,需要及時對電瓶進行檢查和處理,比如充電或者更換。
還有通過電解液來判斷電瓶好壞這一途徑。一方面,要檢查電解液液面高度。檢測時可用玻璃管測量,通常情況下,電解液液面應高出極板10 - 15mm。而新型蓄電池則方便得多,可通過側面的高度指示線直接觀察液面高度。要是電解液不足,且確定液面降低是由于電解液濺出所致的情況下,應加注蒸餾水來補充。另一方面,通過電解液密度也能檢查放電程度。放電程度可通過測量電解液密度粗略估算得到,通常,電解液的密度每降低0.01克每平方厘米,相當于蓄電池放電6%。不過要注意,測得的電解液密度需要換算成25℃的密度值后再進行判斷。
另外,還有靜止電動勢檢查和負荷試驗檢查這兩種判斷蓄電池好壞的方法。如果蓄電池剛充過電或者車輛剛行駛過,應接通遠光30s,消除“表面”現(xiàn)象,然后熄滅前照燈,切斷所有負載。若額定電壓為12V,測得小于12V,說明蓄電池過量放電;若測出12.2 - 12.5V,說明部分放電;高于12.5V,說明蓄電池電量充足。鉛蓄電池性能的最佳測試方法是負荷測試,但要求被測蓄電池至少存儲電量75%以上,若電解液密度低于1.22g/cm2,用萬用表測得靜止電動勢不到12.4V應先充足電,再作測試。
總之,判斷汽車電瓶好壞不是單一方法就能完成的,需要綜合運用外觀檢查、觀察口查看、電壓測量、聲音判斷、電解液檢查等多種方式,從多個維度來審視電瓶的狀態(tài)。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電瓶存在的問題,提前做好應對措施,確保車輛的正常運行,讓我們的出行更加順暢和安心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