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的合理公里數是多少
新車合理的公里數因車輛生產地不同而有所差異,國產車一般在 50 公里以內,進口車通常在 100 公里以內。新車從生產線到消費者手中,要歷經諸多環節,如廠家檢測、運輸、入庫等,這些都會使里程表產生讀數。所以,只要在上述范圍內,基本都能認為是正常的新車。購車時留意公里數,能更好地保障自身權益 。
國產車的生產地與銷售地距離相對較近,其運輸、調配等環節相對便捷,故而里程數通常不會太多。在8 - 30公里這個區間也是比較常見且合理的,車輛從工廠下線后,首先要進行一系列嚴格的出廠檢測,比如在工廠試驗跑道上進行路試等,這會使車輛行駛幾公里。之后在短途運輸過程中,車輛進出倉庫、上下物流卡車等操作也會積累一定里程,大概在10 - 30公里左右。
進口車由于需要從海外運輸過來,經歷的路程更遠,環節更為復雜。從海外港口裝船運輸到國內港口,再轉運至各個經銷商處,這一漫長的過程使得進口車的里程數會比國產車稍多一些。一般來說,在20 - 60公里的范圍內都屬于正常情況。當然,考慮到各種特殊因素,進口車在100公里以內也都基本可以接受。
如果新車的公里數特別少,比如低于5公里,這反而需要引起消費者的重視。因為新車出廠前必然會經過一些檢測和移動環節,不可能幾乎沒有行駛里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有可能存在里程回調或傳感器被拔了的情況。若公里數超過了上述所說的上限,例如國產車達到六七十公里,在一些二網或小4S店經銷商處這種情況也有可能出現,有可能是員工從上級經銷商那里把車開回來導致的。
為了更準確地判斷車輛的真實情況,除了關注公里數,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檢查車輛的排氣管是個不錯的辦法,在冷車狀態下,用紙巾擦拭排氣管內部,如果內壁干凈,那就說明車輛的行駛里程相對較短;若有黑漬,則行駛里程可能較長。也可以檢查車輛的底盤,要是條件允許,可以要求4S店舉升車輛,仔細查看底盤有無磨損、剮蹭的痕跡;若無法舉升,也可以趴在地上大致觀察一下。輪胎同樣能提供線索,新車輪胎表面一般會有明顯的胎毛,胎毛完好的話說明行駛里程正常,要是胎毛磨損了,那就需要進一步檢查實際里程數了。另外,還可以觀察輪胎正面的電腦線和側面的胎毛,當車輛行駛超過50 - 100公里后,這些可能就會消失不見。剎車片的磨損程度也能作為參考,新車或者行駛里程短的車輛,剎車片磨損通常比較輕微,要是磨損較多,那行駛里程可能就不短了。
總之,新車合理公里數有一定范圍界定,但判斷新車的“新度”不能僅看公里數。消費者購車時,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仔細檢查,這樣才能挑選到真正符合預期的新車,避免掉入一些潛在的購車陷阱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