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整氣門氣門間隙
調整氣門間隙主要有逐缸調整法和兩次調整法。逐缸調整法是依據氣缸點火次序,確定某缸活塞處于壓縮上止點后,對該缸進、排氣門間隙進行調整,這種方法適用于對調整精度要求較高的情況,能讓每個氣缸的氣門間隙都得到精準調校。兩次調整法則是先使第一缸活塞處于壓縮上止點,調整部分氣門,再轉動曲軸使另一缸活塞處于壓縮上止點,進而調整其余氣門,可簡化操作流程,提高調整效率。
先來說說逐缸調整法的具體操作。首先要拆下氣門室蓋,以便能對氣門進行操作。接著,通過轉動曲軸或者用手搖曲柄撬動飛輪,讓特定氣缸處于壓縮上止點位置,這一位置可借助曲軸皮帶輪或飛輪殼上的標記來確認。位置確定后,松開搖臂上的氣門調整螺釘鎖緊螺母,再用厚薄規插入氣門桿與搖臂之間,仔細測量氣門間隙。若間隙不符合廠家規定數值,對于側置式發動機,需在挺桿上進行調整;對于頂置式發動機,則在搖臂上調整,旋松鎖緊螺母,旋轉調整螺釘使間隙達到規定值,最后鎖緊螺母并復查。之后,按照氣缸點火順序,逐一對其余各缸進行同樣的操作。
再看看兩次調整法。以常見的六缸發動機為例,做功順序通常是1、5、3、6、2、4 。先讓第一缸活塞處于壓縮上止點,此時可調整1、2、4、5、8、9號氣門。完成后,轉動曲軸360度,使六缸活塞處于壓縮上止點,接著調整其余氣門。在操作過程中,同樣要用厚薄規測量,依據測量結果進行調整,最后鎖緊螺母。
調整氣門間隙前,還有一些準備工作不可忽視。要檢查搖臂座和氣缸蓋螺絲的扭緊力,保證牢固可靠;檢查推桿是否彎曲;在曲軸皮帶輪和飛輪殼上做好標記。調整時要格外注意,氣門間隙既不能過松,也不能過緊,確保所有氣門間隙都在廠家規定的合理范圍內。
總之,無論是逐缸調整法還是兩次調整法,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和適用場景。在實際操作中,我們需要依據發動機的具體情況和自身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方法,嚴格按照步驟進行操作,以確保氣門間隙調整準確無誤,讓發動機能夠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