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更新鮮是否就更好
輪胎并非越新鮮越好。新生產的輪胎內部分子活躍,性能不穩定,通常需要8到12個月才能進入穩定期,此時安裝使用效果最佳。而且剛出廠的輪胎可能還未經過足夠的“沉淀”,無法達到最佳使用狀態。同時市場上存在“改號胎”的隱患,過于追求新鮮可能會買到這類問題輪胎。所以,車主在選購輪胎時,應綜合多方面因素,而非只看重新鮮度 。
從輪胎的保質期來看,未裝車時質保期一般從出廠開始計算3年,裝上車后國內輪胎企業通常執行3 - 5年保質期。不同國家對輪胎使用期限規定不同,不同廠家輪胎制作配方和生產工藝也有差異,沒有嚴格通用標準。進口輪胎出廠6 - 12個月日期較好,最好不超過一年,出廠三年的輪胎就不宜購買了。半年前生產的輪胎若保存得當,性能不會大幅下降,而過期輪胎性能必然會受影響。
輪胎由多種化學物質組合,新生產的輪胎分子活動活躍,特性不穩定,需一段時間放置才能達到理想彈性和安裝效果。一般來說,常見輪胎規格存放得當,庫存3個月 - 2年基本沒問題,超過3年購買就需謹慎,特殊規格可能存放時間更久,但同時也要關注輪胎庫存條件,像長期處于陰涼、干燥、避光環境存放的輪胎,性能變化相對不大,因為輪胎老化主要是長期日曬等因素導致。
此外,輪胎沒有像食品那樣的保鮮期概念,其使用壽命取決于花紋深度和行駛里程數等因素。一般輪胎行駛2萬公里花紋開始消退,常做定位調整和輪胎位置調換,使用壽命可能延長至4萬公里。安裝不到8至12個月的“新鮮”輪胎,穩定性不佳,可能無法支撐行駛較長里程。
總之,車主選購輪胎時要多方面考量,關注品牌、質量、保存狀況等。了解輪胎沉淀期概念,選擇經過適當沉淀、性能穩定的輪胎。同時,要警惕輪胎過于陳舊,盡量選擇1 - 3年內生產且保存良好的輪胎,如此才能實現性價比和安全性能的最佳平衡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