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車時如何正確使用后視鏡
倒車時正確使用后視鏡,要綜合運用車內后視鏡和左右兩側后視鏡,通過合理調整角度,全面觀察車輛后方及兩側情況,以此判斷與障礙物的距離并調整倒車操作。車內后視鏡能讓我們對后方整體情況有所把握,判斷正后方障礙物距離;左側后視鏡可輔助觀察車后方左側和后側,判斷車身與庫線等距離;右側后視鏡側重觀察車輛右側環(huán)境,尤其要留意右后輪。如此,倒車更安全。
不同車型的后視鏡位置存在差異,所以駕駛者首先要熟悉自己車輛后視鏡的位置,通過調節(jié)按鈕將角度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以便盡可能覆蓋更多的盲區(qū),還要定期檢查后視鏡是否完好無損。
在倒車入庫時,調整后視鏡位置是關鍵的第一步。正常駕駛姿勢下,讓地平面處于后視鏡上下位置的中間,車身占鏡面面積不超過四分之一。右后視鏡最上方要能看到后車門把手,前車門把手在中間,車身占比 1/4 ;左后視鏡也類似調整,側方時要能看到左后輪。倒車過程中,通過左后視鏡觀察車身與左側庫線距離,距離變窄就向右打方向盤,變寬則向左;右后視鏡重點關注車身右側與庫角距離,右后輪即將入庫時更要留意與庫角距離,防止壓角。
除了倒庫場景,日常倒車時,左側后視鏡可看車身與庫線或馬路牙子的距離,保持車身和庫線平行時兩邊距離大致相等;右側后視鏡重點留意右后輪,新手可把右側后視鏡調得稍低,避免后輪壓庫線或蹭馬路牙子;內后視鏡則專注于正后方,防止撞到后方障礙物。
判斷后方車輛或障礙物距離也有技巧,比如鏡子中后車距離迅速變小且后方來車迅速“變大”,說明后車距離近。還有一些實用方法,像門把手定位法、墻體輔助法、后車參照法、參照物測量法、后車比例法等,都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判斷車距。
總之,倒車時正確使用后視鏡,熟悉不同場景下的觀察重點和距離判斷方法,能極大提高倒車安全性,減少因倒車引發(fā)的事故,讓駕駛更加從容自信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