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應該如何保存
輪胎保存需從環境、方式、順序多方面著手。適宜的保存環境應干燥通風、陰涼避光,溫度保持在 -10℃到 30℃,濕度 50%至 80%,同時要遠離熱源、化學品與臭氧源;存放方式上,可垂直放于貨架,避免平放堆疊,數量多短期堆放不超 10 條且要定期換位;儲存順序方面,做好記錄,遵循先進先出原則。如此,才能更好地保存輪胎,延長其使用壽命。
從環境來說,一個干燥、通風且陰涼避光的空間是輪胎的理想“住所”。潮濕的環境容易讓輪胎橡膠發霉變質,高溫會加速橡膠的老化,陽光直射則可能使輪胎表面產生裂紋。溫度在 -10℃到 30℃之間,能讓輪胎橡膠保持相對穩定的物理性質;濕度處于 50%至 80%,可防止橡膠因過干而變硬、過濕而變軟。同時,熱源會使輪胎局部溫度過高,化學品可能腐蝕輪胎,臭氧更是會與橡膠發生化學反應,所以都要遠遠避開。大規模的庫房最好配備溫度計和濕度計,以便實時監控環境狀況。
在存放方式上,使用專用的輪胎儲存架子是個不錯的選擇。若沒有架子,單個輪胎建議垂直放置,這樣能避免輪胎因長期受壓而變形。多個輪胎疊放時,不要超過 4 個的高度,且短期堆放不超過 10 條,同時每月至少調整一次輪胎的位置。如果輪胎數量較多,貨架離地面至少 10 厘米,還要定期移動放置支點或輕微旋轉輪胎,防止某一處長期受力。對于內胎與外胎一起存放的情況,要保持微小氣壓,并在內胎表面涂抹滑石粉;單獨存放內胎時,需充氣并掛置,還要經常轉動支點。
儲存順序也不容忽視。要根據輪胎的生產或入庫時間進行分批存放,做好詳細記錄。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優先使用先入庫的輪胎,這樣能保證輪胎在合理的時間內得到使用,避免因長期存放而影響性能。
總之,輪胎保存的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從合適的環境選擇,到正確的存放方式,再到科學的儲存順序,只有全方位做好這些工作,才能讓輪胎始終處于良好狀態,在需要時發揮出最佳性能,為行車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