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面包車被稱為面包車
2025-11-08 12:26:08
作者:資訊小編
面包車被稱為面包車,主要是因其獨特的外形特征。它前后沒有突出的發動機艙和行李艙,整體形狀就像一塊平實的面包。這種獨特的車身結構,讓它從外觀上看較為方正、簡潔。20世紀初期,就因類似面包的模樣被用于運送新鮮面包,故而得名。后來,這一稱呼廣泛流傳,且隨著時間推移,面包車用途拓展,但其因外形而來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
在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國大陸從日本進口了一些“工具車”。這些車同樣沒有突出的前后艙體,外形和當時市場上常見的面包極為相似,看上去宛如一輛縮小的公交車。而且“Minibus”的發音與“面包”相近,人們便開始親昵地將這些車輛稱作“面包車”。慢慢地,這個昵稱流行開來,取代了原本“工具車”的稱呼。
從分類來看,面包車根據座位配置和功能有著細致劃分,包含小巴、中巴以及商務用途車型等。常見的國產品牌眾多,像九龍、金杯、中順、長安、松花江、昌河、五菱等都是主力軍。其外觀多以長方形為主,內部設計極為巧妙,通常設置多排座位,還有3至5扇門。這樣的設計能夠充分滿足不同用戶多樣化的需求,無論是載人還是載貨,都能輕松應對。
面包車在《機動車結構術語分類》里也有著明確的定義,具有扁平或短頭車身結構、單層、中央發動機、縱橫比小于或等于0.90 ,這些特點讓面包車具備經濟實用、價格親民、種類豐富的優勢,在各個行業都能看到它忙碌的身影。
總之,面包車因其獨特外形被賦予了這個形象的名字,并且在發展歷程中不斷豐富自身的內涵與用途。從最初簡單的運送面包,到如今廣泛服務于社會的各個領域,它以自身的特點與優勢,成為了汽車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在人們的生活里發揮著重要作用。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