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為什么開不了F1賽車
普通人開不了F1賽車,是因為F1賽車對車手的身體素質和駕駛技術都有著極高要求,遠非普通人所能企及。F1賽車沒有電子助力,操作需極大力量,比賽中的高心率和強離心力也對身體考驗巨大。同時,起步、速度控制等駕駛技術難度極高,且車內環境惡劣。而F1車手都是歷經多年專業訓練,普通人缺乏這些條件,自然難以駕馭F1賽車。
先來說說身體素質方面。F1賽車沒有電子助力系統,這意味著車手在操控方向盤時,需要依靠自身強大的力量。打一次方向盤,至少需要30公斤的力,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輕松做到的。而剎車環節更是考驗體力,每次剎車需要施加100公斤的力,一場比賽下來,剎車次數可達幾百次,對車手手臂和腿部力量的消耗可想而知。
在比賽過程中,車手的身體還要承受極端的負荷。起步瞬間,車手的心跳會急劇上升,高達每分鐘190下,比賽全程也維持在每分鐘160下左右。這種高心率狀態,對心臟的承受能力是極大的挑戰。并且,過彎時產生的橫向離心力高達4到6個G,這會給身體,尤其是頸部和上半身帶來巨大壓迫,普通人根本無法承受如此高強度的壓力。
駕駛技術上的差距同樣明顯。F1賽車的起步需要精準控制,一旦轉速不夠就容易熄火。在賽場上,速度稍慢,輪胎的抓地力就會不足,進而導致賽車打滑甚至失控撞車。這需要車手具備極其敏銳的反應速度和精湛的操控技巧。
此外,F1賽車內部環境也極為惡劣。車內沒有空調,在比賽過程中,車內溫度常常超過60度。車手還要穿著特制的防火服,在如此悶熱的環境下,一場比賽下來,身體脂肪消耗及脫水總和超過4公斤。
F1車手都是從孩童時期就開始進行卡丁車訓練,經過多年的專業磨礪,才具備了駕馭F1賽車的能力。所以,普通人由于缺乏這些專業訓練和特殊身體素質,自然難以在F1賽場上一展身手 。
綜上所述,無論是身體素質、駕駛技術,還是適應惡劣的車內環境等多方面因素,都決定了普通人難以開啟F1賽車的駕駛之旅,F1賽車注定是屬于那些經過嚴苛訓練、具備頂尖素質車手的舞臺。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