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面包車被稱為面包車
2025-11-16 00:06:09
作者:資訊小編
面包車被稱為面包車,主要是因其外形獨特,前后沒有突出的發動機艙和行李艙,整體形狀類似面包。早期,這種車的外觀多為簡潔的方形,車廂平整,就如同常見的面包模樣,故而得名。面包車自 20 世紀初期誕生后,用途不斷拓展,從最初滿足城市貨運需求,到如今廣泛應用于客運、旅游等多個領域,雖功能在變,但因外形而來的這個稱呼卻一直沿用至今 。
在20世紀初期,面包車的出現可謂是順應了城市運輸的迫切需求。當時,面包店老板發現這種外形類似面包的小型貨車,非常適合用來運送新鮮面包,“面包車”這個形象的稱呼也就逐漸流傳開來。它操作簡單,車身尺寸小巧,轉彎半徑也小,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十分靈活,很快成為城市中廣泛使用的貨運工具,快遞、郵政等行業都對其青睞有加。
隨著時間的推移,面包車的用途不再局限于貨運。它憑借內部寬敞的空間、較多的座位,搖身一變成為旅游車、郵遞汽車、公共巴士和校車等。而且,在影視的世界里,也常常能看到面包車的身影。像經典電影《大白鯊》中,警察用它來運輸裝備和人員;在《賣房子的女人》里,女主角開著面包車開啟民間經紀人的工作,面包車可謂是“身兼數職”。
面包車按用途和乘客容量有著細致分類,有6至8座小型商務車、9至12座小巴、13座中巴等。國產汽車品牌九龍、金杯、中順、長安、松花江、昌河、五菱等更是以生產面包車為主力。其外觀多為長方形,有3至5個車門,方便乘客進出,內部寬敞的空間也為乘客提供了舒適的乘坐體驗。
總之,面包車因其獨特的外形被賦予了這個形象的名字,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發展演變,憑借實用性和多功能性,成為人們生活中常見且重要的交通工具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