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薩斯戰略規劃:2025年前推出20款新車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當前,汽車行業正經歷一場百年一遇的大變革,“碳中和”愿景以及聯合國制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成為各個品牌需要完成的使命。與此同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日益多元,并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改變著。社會環境、出行需求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催生豪華汽車市場格局持續重構。伴隨時代以及客戶需求的變化,雷克薩斯于3月30日宣布品牌進化新舉措。
2005年,雷克薩斯推出首款混動車型RX400h。截至2020年底,電氣化車型累計銷量已近200萬臺。目前,雷克薩斯為全球約9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9款電氣化產品,涵蓋了混動車型和純電動車型。
到2025年,雷克薩斯計劃推出20款全新或改款車型,其中包括10余款電氣化車型,涵蓋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混合動力車型,并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引入不同的產品,以滿足各個國家和地區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除了強化和拓展品牌核心的轎車與SUV產品線,雷克薩斯還將探索更多不同車型的發展潛力,推出持續激發駕駛激情的運動車型、重新詮釋尊崇私享座駕理念的車型以及前所未有的創新車型。預計到2025年,雷克薩斯旗下所有車型都將提供電氣化版本,電氣化車型的銷量占比也將超越(詢底價|查參配)傳統汽油動力車型。
到2050年,雷克薩斯整個產品線計劃實現從原材料、零部件和整車的生產制造到整車物流、直至車輛的最終回收,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目標。這意味著,雷克薩斯將不斷減少原材料制造過程對環境的影響,以最終實現“碳中和”目標。
2024年3月,雷克薩斯將正式啟用品牌全新的業務和技術中心,旨在加快企劃和研發流程,推出更多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且獨具吸引力的產品。品牌旗下研發、設計、生產技術以及策略企劃的所有人員將同心協力,共同打造下一代車型。此外,該中心將以開放合作的環境氛圍,鼓勵與外部合作伙伴共創共贏。
下山技術中心
2024年3月,位于“豐田下山技術中心(TTCS)”內的全新雷克薩斯品牌商業和技術中心將啟用。在汽車行業百年一遇的變革之際,品牌旗下研發、設計、生產技術以及策略企劃部門所有員工將攜手并進。
除了在全球各地持續進行路試,雷克薩斯還將在下山中心進行車型研發,并培養汽車制造人才。這里的測試路線可模擬全球各地嚴苛的駕駛環境,雷克薩斯將在這里反復進行“試駕與調校”。正因這里廣闊的土地和起伏的地形,才有條件實現這種獨特的車輛開發和人才培養模式。
在這里,雷克薩斯大廈將成為研發中心,而展示交流館則是員工與外部業務合作伙伴共創共贏的基地。這兩棟建筑是所有人銳意創新、合作進取的重要場所。在這里,公司內部和外部團隊成員將秉承統一目標共同迎接挑戰,以靈活開放的工作方式在造車領域實現新的突破和超越。
新建的三層雷克薩斯大廈將成為新車研發的核心地點。一層仿效紐博格林賽道維修站的設計風格,所有職能部門的團隊成員為各個項目匯集在此,通過現場實車制造和前沿數字設備的有機結合,有效推動高效靈活的車型研發。
設計區位于三層,陳設著各種各樣的油泥設計模型,這里的環境設計有助于最大程度激發創造力,讓設計師、工程師、空氣動力學專家以及其他實驗部門成員能夠在雷克薩斯設計開發的核心區域緊密合作、協同創新。
二層將設為辦公區,針對不同的工作職能設計開放式布局,以便提高協作并盡可能激發個人的創造力。為了提高以車為中心的研發效率,所有團隊成員均能夠根據自身工作需要,在任何時間穿梭于各樓層間自由辦公,或選擇遠程辦公。下山技術中心推崇開放式環境,有助于促進與供應商以及業務合作伙伴的攜手共進,讓品牌進化完美融入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展示交流館是進行協同工作的主要場所,除了多功能廳外,大廈還配有車庫,可供雷克薩斯業務合作伙伴參觀、測試、使用車輛并與之直接互動。
下山技術中心有多條測試路線,可進行全面細致的車輛調校工作。首條測試路線已于2019年啟用。該路線長5.3公里(3.3英里),落差高達75米(250英尺),包含眾多急緩不一的彎道,以下山的天然地形設計成充滿駕駛激情的鄉間道路,并專供雷克薩斯使用。目前,大約有10條各具特色的測試路線正在建設中,其中包括一條高速環道和一條可模擬全球特殊路面的測試路線。
下山技術中心詮釋了“技術中心與自然和當地社區和諧共存”的建造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在推進建設的過程中非常重視與當地居民建立起情感紐帶,并用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在環保層面,努力維護當地環境,爭取維持自然原貌。
總占地面積的近七成保留了原有地貌、植被和野生動物。雷克薩斯致力于周邊森林和稻田(也稱為里山,意為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周邊生態系統)的保護及再生,將干涸退化的稻田修復為生態濕地,同時在周圍的山壟稻田建造全天候的供水渠,為水生生態系統提供庇護。此外,隧道和橋梁的工程設計也經過精心考量,以便盡可能維持天然地貌,同時為當地動植物生長保留相應的棲息地和遷徙路線。(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謝鵬)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