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思享會||數字孿生+X
2022年6月10日下午,粉絲們熱切期待的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網聯汽車五山思享會第四期如約而至。
本期思享會的主題分享嘉賓是:華南理工大學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李巍華教授。作為車輛工程和智能網聯汽車方面的專家,李教授并沒有就他最為熟悉的專業領域進行講授,而是選擇了目前很受關注的一個方向與大家討論分享——數字孿生+X。
數字孿生的概念,初聽起來似乎很容易理解。但仔細想來,數字孿生與數字建模,與仿真分析,與智能制造,與智慧交通等等,究竟有什么區別與聯系,其實并不是很容易說清楚。在這個悶熱的周五下午,來自清華蘇州研究院、沃芽科技,電動汽車百人會等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二十多位來賓圍坐一堂,聽李教授娓娓道來:
什么是數字孿生?
數字孿生是現實世界實體的數字版“克隆體”,是可以與實體進行信息交互的數字化雙胞胎。數字孿生具有保真性、實時性、互操作性、可擴展性、閉環性等典型特征。
數字孿生與仿真技術的聯系和區別?
仿真技術是數字孿生實現數據交互與融合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依托傳感器技術、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虛擬模型的保真性、實時性。數字孿生基于數字樣機建模、標準協議解析與處理技術、模型互操作性技術、數字主線技術等四大關鍵技術進行構建。其核心價值在于圍繞目標應用場景需求,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數字化,主要在仿真、監控、評估、預測、優化和控制等5個方面進行應用,制定適宜的經濟化的解決方案。
數字孿生技術應用在哪些領域?
目前數字孿生在建筑建設、船舶航運、鐵路運輸、制造業、航空航天、城市管理、能源開采、電力領域、健康醫療、環境保護等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數字孿生技術也有望成為自動駕駛算法測試和助力城市智慧交通的加速引擎。
具體應用案例?
在自動駕駛測試方面,存在數據采集和標注成本高昂、實際路測難以企及的測試里程要求等難題。數字孿生可以實現場景的定制化、連續化、復雜化、快速搭建,滿足高效率、海量場景的自動駕駛要求,從而很好地適應自動駕駛技術快速升級的發展需要。
在智慧交通方面,交通仿真軟件數據只能依托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和推測,導致數據匹配的精確性和實時性存在偏差。數字孿生可以識別到交通異常后自動報警并評估對道路通行的影響,通過分析交通態勢自動規劃應急處置方案,極大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同時還可以通過對微觀交通行為的預測,依據交通參與者的空間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判定碰撞可能性,為車輛和行人提供預警。
五山思享會旨在為有共同興趣的行業同仁提供一個溝通交流,碰撞觀點的平臺。李教授妙語連珠的分享結束后,更為精彩熱烈的討論環節開始了。各種觀點過于精妙獨特,恕小編沒有能力一一摘錄,只能通過一段小視頻略為展示。希望現場感受這種智慧洗禮的朋友們請關注公眾號的通知,報名參加下一期活動吧!
通訊員:曾昌盛
李巍華,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南理工大學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副院長。IEEE儀器測量學會(IMS)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儀器技術委員會(TC-03)聯合主席;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工業智能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IEEE TIM, IEEE Sensors Journal, CJME, 振動工程學報等期刊編委。主要從事汽車自動駕駛、數字孿生、工業智能、工業大數據、裝備智能運維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20余項;在IEEE系列匯刊以及機械工程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0余項、實用新型專利40余項;出版專著4部。主持科研項目:1. 國家重點領域研發項目課題: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的重大裝備服役性能智能預測, 2018YFB1702402,國家科技部,執行期限 2019.1-2022.122. 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項目:工業過程大數據邊云協同智能處理軟件平臺研究及應用,執行期限 2021.10.1-2023.10.303. 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項目:基于正向開發的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研究,感知負責人:立體視覺、基于激光點云與視覺融合的環境感知,執行年限 2019.1-2021.12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深度遷移學習的機械系統智能診斷方法研究”,51875208,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執行期限 2019.1-2022.12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