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的內涵還包括對市場現狀的清醒認識和正確應對。隨著汽車市場趨于理性的發展節奏,持幣待購的消費者更以理性的視角審視廠商的營銷服務水準和服務觀念。在產品趨于同質化的時代,市場競爭和利益爭奪的重點已悄然轉向售后服務領域。東風悅達起亞將繼續以“中國乘用車制造商用戶滿意度第一”的目標激勵自己:促進維修技術人員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強化和規范各項服務標準;推出一系列提升服務品質活動;鞏固“千里易站”等服務品牌的影響力。
縱觀車市:全面競爭下的增長空間
2005年1月1日,曾經是個讓中國汽車工業在不寒而栗中等待的日子,因為從這一天起,進口汽車許可證將在中國被永遠廢止。作為一項入世承諾,中國在2005年全面取消進口汽車許可證,同時降低進口汽車關稅,直到2006年7月1日整車降至25%,零部件降至10%。這是中國為期16年馬拉松式入世談判,為中國汽車爭得的最后一道防線。
機遇與挑戰并存,在東風悅達起亞的視野里,明年的汽車市場競爭更為全面充分,也暗含著更具誘惑力的10-15%的增長空間。從以下四方面因素可證明東風悅達起亞的增長點所在:第一,汽車市場依然擁有相當數量的潛在消費者,而且是具備相當購買能力的消費者;第二,國家宏觀調控的“緊箍咒”,隨著整體社會經濟運行狀況的變化而有所調整,給予汽車市場有利的緩沖、調整機會;第三,經歷了2004年車市的跌宕起伏后,各汽車廠商在產能、產品規劃方面更具理性,避免惡性競爭;第四,“價格戰”的競爭方法漸被淘汰,新品增速放緩,品牌競爭力和用戶滿意度因素突顯。
時間滑向2004年的歲末。當這一年的跌宕曲折成為往事,所有搏弈者都會在心底細數前進中的陣痛和變革后的起點。2004年5月,不過是市場法則自然地指揮下,中國汽車 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產銷滑坡,市場從火熱的爆發轉向無奈中的艱難增長,中國汽車工業開始在實踐中摸索重視市場、降低成本求生存的路徑。立足品牌競爭、貼近消費者、搶占有利先機、強化銷售服務、擴大社會影響力,在市場環境和內在動力雙重因素的推動下,東風悅達起亞處亂不驚,始終堅持務實、客觀的理性競爭原則,在中國汽車市場中深深地留下自己的足跡。
華潤現代5.21相約有禮兩小時廠家直銷
參與品牌:現代
微信/瀏覽器掃描二維碼用手機報名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