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汽車 自主品牌擴張的另類思路解讀
2月7日聯姻東創建國,5月18日,再次聯手龐大汽貿。2011上半年,海馬汽車可謂喜訊頻傳,渠道擴張勢頭讓人目不暇接之余,也給人們帶來了種種猜測。
“海馬意欲何為?” 在車市低迷期,海馬汽車積極的的渠道擴張,似乎確實有些不合時宜。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二三線市場由于之前發展不充分,此時,恰恰成為了國內汽車市場的新增長點,那么,海馬汽車大張旗鼓的渠道擴展,難道是為了搶占二三線市場份額?
從近兩年的市場表現來看,二三線新興市場潛力的釋放,的確是海馬渠道擴張提速的一個直接誘因,但并非主導因素。據業內人士分析判斷,海馬汽車近期渠道的接連動作,既有全局戰略的考量,也有對區域市場側重,其渠道運作的嫻熟讓人刮目相看,據此判斷,海馬近期的擴張動作,應是處于通盤考慮的基礎上展開的。
三大因素促使海馬渠道拓展提速
業內人士對海馬近期渠道動向的判斷,在海馬汽車戰略調整過程中有所印證。
09年開始,海馬汽車發布藍色引擎戰略,迄今已取得了技術實力的不斷進步。同期進行的產品結構調整,也逐漸取得了成效,迄今為止,海馬汽車已經形成了以福美來、普力馬、騎士為主力的產品譜系,產品從一枝獨大走向了多平臺戰略,產品線也逐步完成了A0、A、B級市場的覆蓋。多平臺戰略的實施、產品線的完善,需要與之相匹配的營銷網絡拓展,這是海馬汽車渠道擴張最為直接的需求因素。
此外,海馬汽車未來五年發展規劃,需要海馬汽車在渠道網絡上做出適應性調整。同時,海馬“十二五” 規劃中產銷目標的提出,也對原有渠道的營銷能力提出了挑戰。
海馬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吳剛坦言,海馬汽車未來發展需要實力經銷商伙伴,海馬汽車已經錯過了兩次渠道拓展的機遇,一次在04年,國內一二線市場大力建設4S店時,另一次,是在海馬汽車自主轉型的過程中?,F在海馬汽車迎來了渠道擴張的第三契機,這就是二三線市場的興起。
其實,大力發展二三線市場,海馬汽車早在上海車展期間就已明確指出。這也是海馬汽車未來五年發展規劃的重要目標之一,根據規劃,海馬將在2015年內形成500家銷售服務店、800家銷售網點和1000家服務網點的網絡布局。以此來看海馬汽車今年上半年積極的渠道擴張,就不難發現其背后真正的動因。
在得失之間看選擇的智慧
選擇是一種得失權衡的智慧,對于廠商而言,這一選擇智慧,則表現在市場趨勢的準確把握和判斷上。
目前,三四線市場作為國內車市的全新增長點,也是自主與合資爭奪市場份額的最前沿,在這一領域,誰離消費者更近,方便消費者購買,并為消費者提供量體裁衣的全面服務,誰就更有機會掙得這一市場的主動權。
鑒于此,海馬汽車在經銷商選擇上,首先扶持兩類經銷商,一類是在資源和意識形態上與海馬吻合的區域型或者集團型,一類是資源更為廣泛的大集團,海馬汽車與龐大和東創建國的合作,正式在這一前提下進行的。
海馬汽車與兩大汽貿集團的合作,不僅提高了區域市場的競爭力,還將為給品牌帶來有效的拉升,更重要的是,不論是華北的龐大,還是西南的建國,在未來的合作中,海馬汽車都將為其帶來全新的市場份額和利潤增長點,這將是互利共贏的合作基礎所在。
南北并進強勢渠道格局初定
隨著海馬與龐大、建國兩大汽貿集團的攜手,海馬汽車南北區域營銷網絡格局初定,并漸形成了立體化營銷網絡體系。海馬汽車品牌向上、渠道下沉,都將得到兩大實力經銷商的有力支持,特別是在區域細分市場上優勢將更加顯著。
今年五月份,海馬汽車旗下藍色扳手服務品牌舉辦的“陽光假日”服務活動,首次惠及E級店,讓三四線市場也能就近享受到海馬汽車提供的便利服務,由此帶來的區域市場用戶滿意度的提升,已經讓我們看到海馬汽車在區域市場渠道拓展的成效。
目前,海馬與龐大汽貿在華北區市場,北京、唐山、石家莊、承德等地建立合作4S店7家,E級店2家,正在建設中的服務店4家,今年年內還將再新增20家店。西南地區,兩年內海馬汽車將在四川建設不少于20家店,進一步為西南地區的消費者提供更加便利、快捷、專業的購車、養護服務。
近幾年,汽車消費需求多樣化的帶動下,區域細分市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區域市場營銷網絡建設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作為自主品牌的代表,海馬汽車與龐大、東創建國的簽約合作,正式拉開了渠道擴展的大幕,到2011年末,海馬將在原有350家4S店的基礎上增加至500家,服務半徑也將隨之大幅縮小,由此帶來的服務質量的提升,加大大加強海馬汽車在三四線市場的渠道競爭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