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縫”中求生京城二手車商外遷之路
“北京賣得不好,外地的限制也多了,這日子沒法過了。”在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二手車交易區,在北京二手車圈子里混了有些年頭的經銷商王亮(化名)蹲在空地上向記者不停地抱怨。
“高門檻”的聯動效應
繼北京去年底出臺“限購令”后,各地也陸續出臺二手車準入限制。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蔡海員介紹說,目前天津和河北部分城市已出臺二手車準入限制政策,如石家莊于上月底規定“遷入車輛排放必須達到國Ⅲ標準,還得是2006年以后上牌的車”。此外,吸收北京近一半外遷二手車的山東省很多城市也在準備出臺限制政策,而內蒙古、山西等地,限制政策也都在考慮或已經出臺。
根據北京市二手車銷售統計顯示,今年前4個月,北京超過一半的二手車賣到了外地。“現在每次收車時都得打電話問一下當地的價格,不同的地兒價格差得不少。”談到報價權的喪失,王亮無奈地搖搖頭。
6月7日,最新一期北京地區二手車交易總量(出售量)排行榜公布,捷達、夏利、富康位列前三甲。“不得不承認,北京目前外遷的部分二手車都很老舊,但由于質量較好等原因,甚至影響到了遷入城市的新車銷量。”某二手車業內資深人士認為,不成文的“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使相關限制政策出臺成為必然。
從目前態勢看,部分城市準入門檻提高的直接后果就是經銷商謹慎收車,壓低價格,對過于破舊的車可能會建議消費者直接報廢。消費者產生的惜售心態,使北京新舊車交易量都進一步下滑。
“駐點經營”的優勢
如果說部分城市準入門檻提高短期確實將加劇北京二手車市的“疼痛”,但從長遠看,“高門檻”不僅將迫使北京二手車商朝著規范化、規模化方向經營,同時也有利于北京和周邊、乃至更遠城市結成貿易合作關系,拓寬二手車外遷渠道。
相比成本較高的傳統外遷模式,“駐點經營”不僅可以更好掌握當地動態,輻射范圍也變得更大。與此同時,由于質量過硬、數量較多等原因,外地二手車市場很歡迎北京二手車經紀公司去駐點,并經常給出停車位免費,租金優惠等措施。
4月初,山東濰坊第二個二手車交易市場——廣濰二手車交易市場開業,40余家商戶中有7家來自北京。“濰坊的這家公司相當于我們的二手車經紀公司的分支機構。”該市場某家來自北京的經紀公司負責人介紹,該駐點將成為公司面向當地二三線城市一大外銷窗口。
面對種種挑戰,北京二手車商不惜余力地向外進軍最看重的無疑是當地廣闊的市場。而對外地二手車經銷商來說,異鄉客的到來無疑也會增強當地車市的活力。有知情者告訴記者,目前山東、河北的二手車市場無論從規模還是車輛種類來說,只相當于8年前的北京市場。隨著北京經銷商進軍外地規模的加大,不少外地二手車市場上中高檔二手車開始增加,消費者可選擇的車型也越來越齊全,銷量比以前有了明顯提升。
文/中國汽車市場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