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路試翻車
操作不當
去年4月29日,兩臺力帆520試驗樣車(LF7160)從重慶出發,前往海南試車場進行路試。
海南省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報告稱,去年5月5日早晨7點20分左右,2號車駕駛員王波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高環試驗后,出現了疲勞反映,在環道出彎后,因車速過快(近160公里/小時),操縱動作過大,直接向左偏出路面,滑出5米左右寬的草坪后沖過40厘米寬排水溝,撞向旁邊的灌木叢及土包,并被彈起騰空2米以上翻滾后,落在10米左右遠的草坪上,落下的狀態為車體底部朝上后部先著地。駕駛員王波因安全帶及氣囊的保護未受到嚴重傷害。
事故結論為,王波在剛拿到駕駛證未滿一年,駕駛能力達不到可以正常、安全操縱試驗車輛的情況下(試車員要求3至5年以上專職駕齡),沒有進試驗場駕駛車輛的資格,此次事故系高速行駛操作不當造成。
新車今年上市
網上曝光
今年1月19日,就在力帆520轎車在重慶正式上市當天,搜狐、太平洋汽車網等部分國內網站的論壇上,出現了力帆520此次事故的系列翻車圖片。
有網友還發表了題為《被壓成“柿餅”,力帆520測試發生嚴重事故》的文章。該文稱,筆者近日無意發現一組照片,裝備寶馬TRITEC 1.6L發動機的力帆520,在最近一次試車中竟然發生側翻,導致車體嚴重變形,駕駛室幾乎被壓平,車頂基本無任何剛性可言,由于側翻后車體的自身重量,幾乎將駕駛室壓平,車主基本無逃生可能。作者稱,出現這樣的事故使人對該車的安全性表示懷疑。
還有網友把力帆520轎車改名為“力翻”,質疑力帆520轎車的安全性。
力帆集團隨后在國內主要門戶網站上,公布了海南省交警部門對翻車事件的調查報告。同時,提出碰撞挑戰,邀請國內同價位車型進行公開挑戰賽。
安全性遭質疑
力帆喊冤
力帆520轎車到底安全不安全?半月前,力帆就發出碰撞挑戰書。不過,至今無人接招。
力帆集團有關人士昨天稱,激怒力帆集團,并迫使其劍走偏鋒向同行叫板,主要源于在力帆轎車上市前后,國內部分網站的論壇上,出現了一些網友“惡意中傷”、“詆毀力帆轎車”的言詞,還有網友把力帆520轎車去年5月5日在海南試車場翻車,說成了近期發生的事情,以此攻擊力帆轎車的安全性。
該人士拿出國家權威機構的檢測報告來證明力帆520的安全性:力帆520轎車進行了100萬公里各種環境下的道路實驗,整車質量達到國家標準;在天津國家汽車檢驗檢測中心進行的碰撞實驗中,力帆520一撞過關,安全氣囊把搭載的實驗體保護得完好無損,“比一些合資品牌表現還好”;重慶客車檢驗檢測中心進行的整車臺架模擬道路試驗,單車110小時的可靠性行駛檢驗中,力帆520的底盤系統完好無損。
該人士用海南交警部門的調查報告說,此次事故是由于不具備試車員資格的駕駛員操作不當造成的,駕駛員本人在事故中僅受擦傷,這也是力帆轎車安全性的最好體現。因此,該人士認為,這些所謂的網友,故意選擇力帆520轎車上市的時間,在網上散布這些翻車照片,顯然是別有用心。
翻車照片上網
原因不明
力帆集團人士分析,根據網上的現場翻車照片看,事故現場既有力帆的工作人員,也有交警、海南試車場的工作人員,另外還有一些不明身份的男士。那么,這些照片流傳到網上,并被當作攻擊力帆轎車的“把柄”,就有多種可能———
其一,力帆集團內部有“內鬼”,把這些照片泄漏了出去;其二,現場的交警或者其他工作人員拍攝了現場的照片,并且流傳了出去;其三,有競爭對手惡意拍攝事故現場照片,然后選擇力帆轎車上市之機,以網友名義在網上散布,詆毀、攻擊力帆轎車。
據稱,目前力帆集團高層已決定,不再追查這些圖片的來源問題。另一方面,對捏造事實、惡意中傷、損害力帆集團聲譽的個人和集體,將通過法律途徑討回公道。
力帆設擂碰撞
同行沉默
同時,力帆也向國內同行發出挑戰書,在國家汽車檢驗檢測中心(天津)設下擂臺,邀請公證機構和新聞媒體全程監督,歡迎任何一種同價位車輛前來就碰撞安全性公開做對比實驗。
不過,據記者了解,國內目前與力帆520轎車售價大體相同,在7萬至10萬元之間、排量同為1.6升的車型,共近30種。但是,面對力帆520的“挑釁”,他們統統選擇了沉默。
力帆三款新車
今年出籠
力帆集團推廣520轎車的步伐沒被打亂。記者昨天獲悉,在繼售價77777元的力帆520精英型轎車之后,力帆即將推出售價80877元的舒適型轎車和86877元的豪華型轎車。
據稱,根據細分市場配置及價格不同,力帆首款新車520分為精英型、舒適型和豪華型三款,除了精英型轎車已開始在市場上銷售,其他兩款轎車將在今年內陸續推出。此外,今年內力帆還將推出兩廂版520轎車。
媒體據公開資料比較后認為,在目前國內近30款被稱為“黃金排量”(既有很好的經濟性又有良好的動力輸出)的1.6升排量車型中,力帆520裝備的原裝進口TRITEC發動機,最大功率達85千瓦,排名第一。吉利自由艦是78.7千瓦,愛麗舍為64千瓦。
設擂碰撞險棋乎?高招乎?
對于力帆轎車設擂碰撞,有人說,是危機公關,想借此變被動為主動,想通過“實打實”的碰撞,證明力帆轎車的安全性:如無足夠的底氣,怎敢發出這樣的邀請?
基于此,有媒體認為力帆集團走了一步險棋———力帆作為剛進入轎車行業的新軍,沒合資背景,首次造轎車,急需通過這招“棋”證明自己。
但問題是,同行會不會來叫陣打擂呢?我想不會。力帆轎車挑戰令發出半月,無人接招,同行皆沉默。為何沉默?大家心知肚明:畢竟就幾萬元的貨,都是天涯同命鳥,我又何必與你力帆發難,把車拿出來跟你在擂臺上撞個你死我活?
設擂碰撞可謂千古絕唱的一招。
其實,力帆哪用設擂,只需自行從市場購入其它同等級轎車作碰撞測試,無需在乎其它品牌影響,只要在公證部門和媒體監督下測試就行,當然力帆也要從市場隨機抽本品牌車輛,這才是真正的“實碰實,硬斗硬”。
力帆520在海南路試翻車,盡管力帆集團事后主動披露了真相,但市場還有疑惑聲:既然要求駕駛員須有3至5年的專職經驗,為何這次讓拿駕照不到一年的人去駕駛?既然是試車,為何彎道剛過時速就飚到16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