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可能投產的MARCH車
據《 羊城晚報》報道:日產透露最新計劃,總投資不低于62億元人民幣,可能生產MARCH車型。
原定于今年1月掛牌的東風與日產合資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新東風),由于各種原因一推再推。5月13日,從日本方面傳出最新消息,新東風有望今年7月掛牌,合資工廠仍選定在湖北襄樊。雙方在新公司中各持50%的股份,將生產包括日產全系列乘用車和東風的重、中、輕型卡車和客車。
計劃生產MARCH等6款新車
目前新公司制訂的計劃是2005年年產15萬輛,日產的總投資額將不低于1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2億元)。另外日產還將在2006年以前,在中國產品開發上投入53.3億元人民幣。
據介紹,“新東風”2006年的年銷售目標為55萬臺,其中33萬臺為商用車。客車和卡車將在東風的現有十堰和襄樊工廠生產,使用東風品牌。而22萬臺乘用車,包括計劃生產的包括小型和中型的經濟型、家用型和豪華型轎車以及多用途車MPV,都將使用日產NISSAN品牌,在襄樊工廠和廣州花都工廠生產。有關人士透露,日產除改裝并使用部分東風汽車已有的卡車生產車間外,還將建設新車間。
業內人士分析,雙方最有可能生產的經濟型轎車是日產銷售車型MARCH,但也有可能是使用通用底盤的CUBE。根據早先達成的共識,除了現在暢銷的藍鳥轎車外,至2006年,新“東風汽車”還將生產6種從日產引進的乘用車,目前,“新東風”廣州花都生產基地已開始生產日產“陽光”。還有消息透露,日產將于2004年在中國推出排量為2.3-3.5升的TEANA,這是替代日產“風度”車的新車型,并有可能成為日產在亞洲地區爭奪市場的戰略車型。
日產寄厚望于乘用車生產
東風汽車公司有關人士解釋,公司原有的資產已被劃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已經和外方合資的企業,如東風—PSA(標致-雪鐵龍)、東風—本田,東風—日產(風神)。第二類是非核心業務資產,比如醫院、學校、社會服務機構以及附屬企業。第三類是調整業務方向的單位,即原來只進行內部核算的一些部門。第四是核心業務部門,主要是整車、商用車、乘用車、零部件、汽車裝備和銷售、售后服務、汽車金融等事業部門。
他們將拿出核心業務部門以及部分調整業務方向的部門與日產公司合作,成立新東風公司。原來已經與外方合資合作的企業以及第二第三類資產,則統統劃歸東風汽車工業投資公司,即“老東風”。而在廣州花都的風神生產基地,則成為東風的南方事業部。
借在中國展開攻勢之際,日產目前已成立了中國業務部門,從體制上做好了準備,并開始實施“180計劃”,要在三年內把日產在全球市場的銷售量提高到100萬輛,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能否在未來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中擴大銷量。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