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在
北京生產的項目終于塵埃落定,5月3日,
北汽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和戴姆勒-
克萊斯勒股份公司簽署了在中國生產
奔馳C級和E級轎車項目可行性研究基礎協議書。國家發改委也批準了項目立項。目前,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片3200畝的廠區已經悄悄圈定,
奔馳項目將隨著
北京吉普一同遷入新廠區。
戴克集團表示,奔馳轎車項目初期的主要產品為奔馳C、E級系列轎車及與之配套的
發動機,建設綱領初步定為年產2萬輛整車及其配套用發動機,計劃2005年正式投產。
-借道北京吉普造奔馳 早在去年9月,戴克就與北汽控股簽訂價值10億歐元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提出要擴大合資,開始在華生產奔馳轎車,重組并搬遷北京
吉普,擴大
商用車生產規模。
這個合作是目前國內合資企業中,合作的車型范圍最廣的。它將依托兩個工廠:北京吉普和
北汽福田。其中,北京吉普生產奔馳轎車、越野車等
乘用車,而北汽
福田則生產奔馳重卡等
商用車。
據透露,奔馳最早是想與
一汽合作的,但是,在斷斷續續的幾年談判之后,由于在品牌、合資規模等方面分歧較大,最后,只能分道揚鑣。
但是,這時的中國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市場中利益最豐、潛力最大的一塊市場,而不滿于屈居全球“老五”的戴克急于想在中國擴大份額。這時,他們把眼睛重新瞄上了老伙伴———北汽集團。
2002年12月,在與
一汽分手后,奔馳才開始正式與北汽談生產重卡和轎車項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說,“僅用了9個月,就達成了一致,這個效率是很高的。”
在北汽與戴克談判期間,
廣汽也向奔馳搖動了橄欖枝。“奔馳從沒有與
廣汽正式談。只是廣汽的高層去奔馳進行過考察,并提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希望能與奔馳合資,但奔馳沒有答應。”知情人士透露說。
至于奔馳為何會選擇北京,這位人士表示,主要考慮到戴克與北汽有良好的合作基礎,雙方共同成立了北京吉普公司。另外,北京具有人才優勢,知名高校大多聚集于此。同時,在地理位置上,北京離天津港口較近,坐飛機也能直達法蘭克福。
據悉,之所以要依托北京吉普生產奔馳轎車,主要是為了便于項目通過審批。由于國家規定,每個外資汽車企業在國內只能有兩個合作伙伴,戴克選擇北汽,利用與北汽現有的合資項目———北京吉普生產奔馳,就繞開了許多政策限制,相當于北京吉普內部又生產一款新車,這樣,奔馳項目才順理成章地獲得了審批。
按照計劃,奔馳轎車將在北京吉普生產,目前,北京吉普已在經濟技術開發區選好了一塊3200畝的土地,新廠區將在2005年建成,屆時奔馳轎車將與吉普車型一同在這個新廠區里生產,并共用同一涂裝車間。
-重組北京吉普 在去年9月框架協議簽訂之后,一系列棘手的問題就擺在了合作雙方面前。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童志遠就坦言,現在的北京吉普是國內最“復雜”的合資汽車企業。
為了迎接
北京奔馳項目,
北京吉普這個國內第一家汽車合資企業開始了重組的步伐。童志遠表示,北京吉普重組的概念至少包括四方面的內容。
一是,資產重組。以前,在北京吉普的股權結構中,中方股比為57.6%,而戴克等外方股比為42.2%。經過重組,外方的總股比將上升到50%。況且,外方的股份中,又被戴克集團、戴克中國公司、
克萊斯勒、
奔馳以及
三菱等多方分配,要把這復雜的股權關系理順,將是件麻煩事。
二是,品牌重組,從單品牌到多品牌。今后,北京吉普將會擁有
JEEP、
三菱、奔馳以及自己的BJC品牌,這么多的品牌將給生產、銷售帶來不便。
三是,搬遷廠區,同時還要保證生產。
四是,國際化的管理團隊。目前,北京吉普的管理層就來自中國、美國(
克萊斯勒方面)、日本(三菱方面),再加上德國、新加坡等國際員工,北京吉普的管理層面臨著多種文化的融合。
另外,奔馳落戶北京吉普后,很可能會在生產、銷售、人事等方面保持相對獨立。這樣,北京吉普可能會變一個新名字,業內普遍猜測,北京吉普很可能會改名為“北京戴克汽車公司”。
-戴克押寶中國 據戴克中國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在戴克集團內部的高級會議上,談論最多的就是“CHINA”。
而就在
北汽與戴克宣布合作之前的一個星期,戴克剛剛宣布停止對其旗下的日本三菱汽車提供進一步的財政援助,這意味著戴克將把其在亞洲的中心轉到中國。
因為按照戴克的董事長施倫普的設想,戴克應在全球各大洲都有一個能生產各種型號轎車和卡車的制造中心。在亞洲,戴克將日本、韓國和中國視為最重要的市場。為此,戴克于2000年從
Volvo手中取得了日本三菱37.3%的股份。另外,戴克還與韓國
現代互相持股,并建立了一個股比為50:50的合資企業,生產奔馳
發動機。
業內人士認為,此時,戴克放棄三菱,盡管有三菱經營業績的考慮,也有準備在中國長線投入,在亞洲押寶中國的考慮。
目前,戴克在中國已經準備生產轎車、越野車(北京吉普)、重型卡車(北汽
福田)、客車(亞星奔馳)和輕型客車(
東南汽車),還沒有哪個外資汽車企業在中國有這樣長的產品線。顯然,戴克對中國市場的著眼點更為長遠。
-北京奔馳有望利用進口奔馳營銷網絡 對于奔馳在中國的前景,戴克集團的高層人士非常有信心。表示,奔馳這樣大的公司并不怕競爭,雖然在時間上比
寶馬慢一拍,但不會有太大影響。
奔馳汽車中國公司的一位人士透露說,對于
寶馬、
奧迪等企業的競爭,北京奔馳是有準備的。例如在營銷網絡上,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奔馳目前已經在中國有40余家
經銷商,一旦國產奔馳面世,不排除效仿
華晨寶馬,在初期利用進口奔馳經銷商賣國產奔馳的可能。
業內人士認為,經過20余年的耕耘,奔馳在中國已經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這種品牌的慣性,可以使奔馳轎車在幾年之內都能保持良好的市場份額。
背景資料
奔馳C 國際售價為26020-40330美元的
奔馳C級是與
寶馬3系、
奧迪A4同等級的車型,估計奔馳也將會與
寶馬一樣,將其與
奔馳E級同時推出。
另外,在歐洲,奔馳C級還有
跑車、掀背式等多款變型車,如果國內市場有需要,奔馳公司極有可能將這些變型車拿到國內生產。
奔馳
C級車的亮點是采用了大量的技術創新成果。例如,新開發的四缸
發動機就包含了增壓、內部冷卻、可調整的凸輪軸、四
氣門技術、扭轉摩擦平衡器和改進的動力系統等技術。
這款2.0升增壓發動機,
最大功率可達163馬力,
最大扭矩為230牛頓.米。而裝備了這款發動機的新型C200KOMPRESSOR運動型轎車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僅用9.3秒,
最高車速可達230公里/小時,而每100公里油耗只有8.6升。同時,排放也達到了歐洲4號標準。
奔馳C級車采用了“四眼”車燈設計,顯示出C級車最主要的兩個特點:動感和高貴。使整個C級系列車充滿活力。
現在C級轎車和運動型轎跑車也可以選裝雙氙車頭燈,提供遠光和近光效果。遠光時車燈是全
功率輸出,當駕駛員選擇使用近光時,燈與透鏡之間將加入遮擋裝置,以減少部分光線的輸出。僅僅需要35瓦特電量消耗,雙氙車頭燈就可以在近光時提供比傳統的H7燈高出87%的亮度。在遠光時亮度超出傳統H7燈180%。
奔馳E 作為奔馳轎車家族的當家小生,奔馳E級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豪華轎車之一。兩年前剛剛上市的新款E級車更是大受歡迎,平均每年銷售超過20萬輛,在此
級別車的市場上占有24%的市場份額。國際售價為48170-61970美元。
新款E級車的設計沿用了奔馳的經典元素:雙頭燈、橫隔柵。奔馳的設計師把這些稱為要保持產品的“縱向親緣性”。
新款E級車型在尺寸上沒有太大的改變,
軸距和車身長度都增加了23毫米(分別是2855毫米和4836毫米),
高度增加了13毫米,不過車身看上去似乎更低。可選的跑車型車身包圍,帶有清洗功能的雙氙氣頭燈,藍色的車窗,LED剎車燈,突出的車身腰線、前保險杠和后包圍,17英寸跑車輪圈令車子看上去充滿霸氣與動感。
前一代E-Class的突出特征是它與眾不同的橢圓形頭燈,而新一代的車型則更加的圓滑,并且向后傾斜的角度更大,從外觀看上去,車子更加具有動感與跑車的味道。盡管E級增加了更多的標準安全設備和豪華設備,但是由于采用了超輕的材料,新車型比上一代的型號輕了22公斤至45公斤。E級是奔馳首個大量運用鋁質材料的型號,重量占整車的10%。(
北京青年報汽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