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田汽車公司社長張富士夫 本報資料
在豐田26億美元的收入中,亞洲市場的貢獻率增長最快,達到66%,共銷售汽車20.2萬輛。中國汽車市場在其中起了異常重要的作用。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錢包脹得“緊”。
2004年8月3日,這家日本最大的汽車公司宣布,其在本財政年第一季度的凈收益達到2870億日元(合26億美元),平均每股的收益為86.22日元,盈利能力增加了29%,成為其歷史上的最好表現。而在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2226億日元。
與此相應,在4—6月份,其全球銷售額增加了10%,其中貢獻最大的是佳美系列車型和Prius混合動力車系列車型。“這是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商在全世界最賺錢的兩臺機器之一”,美國底特律一個名為丹尼爾.賴斯的分析師說。
而在截止到今年3月份結束的2003財年中,其純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54.8%,達到1兆1620億日元。“豐田汽車可能已經成為凈利潤排名全球前十名的公司之一”,日本共同社的報道說。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豐田汽車公司的社長張富士夫將其歸功于海外的業務拓展,以及成本的控制。
日本之外
豐田取得的成績,主要來源兩大汽車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北美汽車市場一直是全球廠家關注的重點。在本財年第一季度中,豐田汽車在這一市場取得了令其他廠家饞涎的成績,其在北美的銷量為57.2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6%。遠遠超過美國本土的通用、福特、克萊斯勒公司,被美國汽車行業視為最大的“敵人”。
有美國媒體評論認為,這將成為美日之間再次汽車貿易大戰的前兆,豐田極大地影響了美國本土汽車公司的收益。在此之前,美國方面對日本汽車制造商逐漸擴大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加強控制,雙方開展的汽車協議曾長期出現摩擦和對立。在經過去年的緩和階段之后,將會變得再次緊張。
美國汽車制造商的不滿,并沒有阻止豐田憑產品選就的影響力。6月份,豐田佳美銷量達到37603輛,增長幅度為6.8%,成為當月的銷售冠軍。
同時,豐田在全球市場強力推廣的Prius混合動力車也在這個月達到4210輛的最高銷售量。這款車于去年9月在日本國內上市,引起極大轟動,被美國權威雜志汽車趨勢評選為2004年度的最佳車型。今年年初在美國國內進行生產,成為豐田占領美國市場的主要力量之一。
在
豐田26億美元的收入中,亞洲市場的貢獻率增長最快,達到66%,共銷售汽車20.2萬輛。中國汽車市場在其中起了異常重要的作用,來自
豐田汽車中國公司和
一汽豐田提供的數字,4—6月份,豐田在華的銷量為3.42萬輛,是去年同期的1.23倍。按照目前的速度,豐田中國公司方面認為,今年他們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將超過去年。
根據豐田汽車公司此前公布的計劃,到2010年前,豐田力求在中國市場取得10%的市場占有率。按照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商現時的速度,其仍然需要走很長一段時間。不過日本媒體認為,隨著豐田在中國廣州工廠的即將投產,其在2006年達到50萬輛的產能,豐田實現從南北兩個方向進攻中國市場,10%的目標極有可能提前實現。
削減成本
截至6月底,全球最大汽車公司通用的凈利潤為13.4億美元,銷售收入為491億美元;
日產汽車公司的凈利潤為11億美元;
本田的純收入為10.5億美元。這無疑讓豐田汽車公司成為市場表現最好的企業,尤是豐田取得成功的秘訣也成為業內分析的關鍵。
豐田方面認為,關鍵問題在于他們在成本控制方面,比其它汽車制造商做出的努力大。豐田在各種車型上初步實現了零部件和平臺的共用,為他們節省了一大筆開銷,這筆費用大約在400億日元。按照豐田的計劃,在2005財政年結束時,其成本將削減2000億日元。
在產品銷售成本控制豐田的操作非常成功。據美國CNM市場研究機構的調查,豐田在北美單車銷售的成本為3377美元,大大低于這個行業3991美元的平均水平。“這是豐田能搶占美國本土的三個汽車公司市場份額的重要原因”,丹尼爾.賴斯說。
美國媒體分析道,在銷售過程中,他們與Ebay之間的合作,為豐田建立廣泛的良好的銷售渠道,也可以減少數量不小的銷售成本。雖然在北美市場的各大汽車都致力于互聯網銷售,但是并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相反豐田通過自己的運作還是領先對手一步,在Prius
混合動力的銷售中,消費者寧愿等8個月也要購買豐田的產品,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其銷售的成功。
至于這種銷售方式的具體情況,豐田汽車公司沒有給出詳細的答案。作為世界各大汽車公司的直接競爭對手,豐田不愿意對此過多提及,有其客觀原因。“豐田面臨世界范圍內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的挑戰。各國為對本土汽車公司進行保護,會針對豐田的具體情況制定很多細則進行限制。”在宣布利潤的同時,豐田的一位官員說。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作為在中國謹慎投資的汽車公司,豐田在中國市場逐步以全球最快速度增長的時候,其必定將在全球運用嫻熟的“豐田生產方式”和各種操作手段移植到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