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年最后出手的機會了。”九十月份車市消費旺季轉眼即至,這對今年三四月份用半年承兌匯票購車的
經銷商來說,簡直就像在過“生死關”。面對著廠家不斷壓下的銷售任務和銀行即將來臨的收款大限,無奈之下,車價再一次破堤而出。
上周,記者從市內各大經銷商處獲悉:從9月1日開始,
豐田旗下
花冠系列全部車型優惠5000元;
富康愛麗舍系列車型在原有價格基礎上再優惠3000元;
菲亞特部分車型優惠6000元;
凱越部分車型優惠1萬元;
上海大眾帕薩特2.0和1.8T的價格也普遍降了1萬元至1.3萬元不等;而普通型
桑塔納最低配置型號的價格已降至8.4萬元,最高配置的
普桑也僅為9.96萬元;上海
華普轎車旗下飚風2代、M203兩大系列5款車型讓利2000元—8000元;
長安之星每款車價最高降價5000元左右。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與上一輪廠家主導的降價不同的是,這輪降價幾乎都是經銷商行為。盡管之前在各廠家的主導下,很多品牌都成立了價格聯盟,對降價的經銷商進行重罰,但不堪庫存壓力的經銷商還是在國慶黃金周到來之前選擇了降價。
據了解,在今年三四月份,也就是國家實行宏觀調控、減少銀行貸款之前,眾多經銷商從銀行獲取了資金數額不小的、半年期銀行承兌匯票。他們用這些承兌匯票從汽車廠家購進了大量汽車,制造出了車市在已經消費乏力的情況下,出現一派產銷兩旺的景象。可是,此時
廠商們沒有想到,汽車市場進入五月后,銷售急轉直下跌入谷底,直到現在才剛剛開始恢復一些元氣。然而,就在眾商家憋足了勁,準備在旺季大干一把時,原來的舊票也即將在9月、10月到期。
這樣以來,商家原來用承兌匯票買來的車,無法在預定的周期內實現流通,錢變成了車壓在倉庫里。據記者了解,商家申請的承兌匯票,往往是以資產抵押方式辦理的。如果,匯票一旦無法承付,很可能商家們抵押的資產就無法收回了。另一個事實同樣嚴峻,據了解,目前國家還在緊縮銀根。經銷商現在想辦理新的承兌匯票或銀行貸款,簡直是難上加難。
業內人士分析,如果經銷商在此期間一旦賣不出車,店面租金、人員工資、各種稅費、日常開支都無法應付,甚至無法收回抵押的資產。因此他們將面臨現金斷流和兌付匯票這樣的生存危機。所以為了“套現”商家們就只有“割血賣肉”了。
銳眼看車 車市又下大雨了。不過,我認為這次下的不是雨,而是刀。一把把見血封喉的飛刀,既刺進了消費者的心里,又割斷了商家的血脈。可能有人會說,我小題大做,亂開“黃腔”,不過我還是堅持認為:今年大家很可能會失望地度過車市消費旺季。其結果將是一方面廠商們在焦急地等待。一方面是消費者在無助地期待。
還記得今年6月那次大降價時,孫勇告訴我:“車市一味的降價很可能演變成災難。因為,再這樣下去消費者將會喪失最起碼的消費信心。”當時,他的話并沒有對我產生多大作用。我只是簡單地認為,只要車價降的在低些,大家肯定會慷慨解囊的。然而,我錯了。在接下去的2個多月里,消費者不但沒有因為車價的大幅下跌走進展廳,反而逐漸對價格體系失去了信心。大家怕呀!怕今天買車,明天車價就會再降。
接下來,事情好像突然發生了變化。殺紅了眼的廠商們不在過分的強調降價,而是向消費者宣稱:年內不會降價;降價補償消費;經銷商保值銷售……此時,戰戰兢兢的消費者才開始回過神來,試探性的走進了展廳。上個月底車市出現小幅回暖就是例證。
然而,事情遠非那么簡單。剛剛喘口氣的廠商們又驚奇的發現,上半年堆積下來的庫存和眼看就要到期的銀行貸款,依照現在的周轉速度運行下去,后果將一發不可收拾。突然,平地響驚雷,歷史又再一次重演。
回顧這段歷史,我想,也許市場本就應該這樣變化莫測,也許剛剛要進入旺季的車市本就應該接受這樣無情的挑戰,也許供求雙方利益上的博弈本就應該這樣進行下去。有鑒于此,我只有期盼今年車市“金九銀十”的旺季,能有個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