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國內汽車企業海外收購:牙好還需胃口好

    2004-12-13 11:35:46 來源: 作者:楊建國
      近一段時期,國內企業跨國收購海外車企的消息頗引人關注:先是上汽集團收購韓國大宇的部分股權,隨后又傳出上汽欲收購英國羅孚汽車、華泰欲收購韓國一汽車設計公司。最近,格林柯爾更宣稱一舉收購了歐洲的一家汽車零部件公司和一家汽車設計公司。乍聞這類消息,著實令人振奮。但是,虛榮心得到滿足的快意尚未平息,一種杞人之憂卻止不住涌上心頭。

      一般說來,收購的目的不外乎占有并使用對方的兩類資產:即技術、品牌、執照、人才、市場及營銷渠道等所謂的無形資產,以及可以使收購方迅速形成生產能力的廠房及設備設施等實物資產,并以此賺取利潤。從這個意義上講,收購海外的零部件公司或整車制造公司都還說得過去,而收購國外的汽車設計公司的盈利難度似乎就大了點。

      汽車企業要想做大做強,設計研發力量必不可少的。但擁有一家設計公司并不能確保能設計出好的產品。即便設計出好的產品,也不能保證企業會因此而迅速強大。在國際專業化分工日漸深入的今天,專門的汽車設計公司能夠獨立存在,自有他的道理。在企業發展的初期,產品品種少、資金也不寬裕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像華晨那樣,充分利用國際專業化分工的資源搞向外委托設計。為什么一起步就要拘泥于“小而全”的模式,先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呢?要知道,養活一家汽車設計公司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前些年曾十分流行的“租賃經營”模式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借雞生蛋”。套用這種比喻,收購可以稱作“買雞下蛋”式。如果這群雞價格合適,買來后又肯下蛋,那當然是一樁好買賣。但如果買了群老弱病雞,不僅不下蛋,反而要每天侍候它們打針吃藥兼喂食,那就得不償失了。

      雙龍也好,羅孚也罷,它們的股東并不是慈善家。他們愿意出讓股權,肯定是他們對公司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窮于應付,這才出此下策。至于困難有多大?筆者不知詳情,不敢妄測。但現在信息靈便之至,而且國際掮客多如牛毛。那些財大勢雄的跨國汽車巨頭們何以對這些資產熟視無睹呢?事實上,羅孚汽車早在十年前就曾被德國寶馬收編于麾下,但連年的巨額虧損使寶馬不得不“壯士斷臂”,分拆出售,并為此蒙受了數十億美元的虧損。由此可見,羅孚們并非可以輕松享用的西式大餐,而是頗難啃動的一堆硬骨頭。與那些跨國汽車巨頭相比,我們的民族企業無論是經濟、技術實力,還是經營管理經驗(尤其是跨國經營管理經驗),都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這種情形之下,那些令跨國巨頭們望而生畏的硬骨頭,我們的企業能夠啃得下來、消化得了嗎?

      近幾年,國內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在令相關企業大獲其利的同時,也使部分企業領導產生了錯覺。他們以為汽車產業遍地黃金,只要加大投入,就一定能順順利利地快速發展起來。這種想法不僅錯誤,而且危險。過去幾年井噴行情,只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短暫機遇。這種美好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隨著市場的發展,競爭將越來越殘酷。如果對這種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缺乏足夠清醒的認識,就難免做出錯誤的戰略決策。發展企業固然要有雄心壯志與過人的氣魄和膽略,抓住發展的機遇也需要冒一定的風險,但所冒的風險應該是可控而且可以承受得起的。只有尊重客觀規律,腳踏實地地量力而行,宏偉的目標才能順利實現。
    文章收藏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
    一级a做免费大全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_欧美激情二区在线播放_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
    <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 在线看的国产网站 | 日本一本香蕉大道高清视频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专线 |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日本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