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我國對汽車的過渡期保護措施將在今年年底到期。自明年1月1日起,我國將取消實行多年的汽車產品進口配額管理,并繼續降低汽車進口關稅,直至2006年7月1日將進口整車的關稅降至25%。
不少消費者認為,取消汽車進口配額并繼續降低關稅,將會導致進口車價格大幅下跌,從而打壓國產車市場,明年的國產車價格將會全面下降。
負責我國進口汽車配額審批和分配的國家主管部門權威人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認為,上述觀點并不準確。他認為,明年進口汽車的國內銷售價格只會小幅下調,不會大降,不存在打壓國產車市場的問題,對國內車價影響也微乎其微。
這位權威人士認為,得出這一結論,有以下四個原因:
一是明年進口汽車關稅下降幅度不大,進口車價格不會大降。
國家對進口汽車價格沒有規定,而是隨行就市。 進口車在國內的銷售價格由四部分組成,一是進口價格,二是進口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三是倉儲運輸費用,四是
經銷商的經營利潤。其中對進口車價影響最大的是關稅。
自2002年以來,國家3次下調汽車進口關稅。
排量3升以上和3升以下的關稅,分別由2001年的80%和70%下調至2004年的37.6%和34.2%。
按照承諾,到2006年7月1日,汽車整車關稅降到25%,現在的關稅水平離目標只相差12.6和9.2個百分點。按照計劃,將分3次下調。明年1月頂多降幾個點,這幾個點對進口車價的影響有限。即使降到25%,3升以上排量的進口汽車綜合稅率(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的總和)仍然高達58.97%。進口汽車在與國產汽車的競爭中價格明顯處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