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以來,汽車廠家最最繁忙的事情之一,莫過于不斷參加各種類型的車型評獎了,這些獎大多由媒體牽頭評出。人們往往看到,主機廠笑逐顏開,主辦者功德圓滿。但是這種鋪天蓋地的評獎,到底有幾成合法性。
結果有好事者找出了有關部門的一紙規定,發現這種種評選的有效性還真值得懷疑,對此,另有工商方面的人士也給下了類似的斷言。。
說實話,汽車業發展壯大了,評獎本無可厚非,在國外,也有很多調查公司和權威機構做了多年這種工作。而在中國,評獎往往就變了味道。我說這些都是有案可查的,當年保健品熱的時候,各種保健協會應運而生,它們的工作手段除了發展會員就是評獎發證。后來家電熱了,就有人專門搞一些收費發牌的勾當。到了房地產熱,樓盤的發獎就變得更加頻繁了,哪個樓盤都是“明星”。現如今汽車熱,評獎就成了必然。還好,目前是以主機廠和車型為目標,我想用不了多久,就該輪到
經銷商掏錢了。
一句話,都是讓利益給鬧的。
胡潤排行榜就算著名了,但是前幾天仍有報道質疑過其合法性,那么汽車的種種評獎,又有幾個可以被承認呢?我倒是認為,給汽車頒發獎項,只有一種人說了算——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