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是最終決定力量
有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相當低。因此,消費者往往愿意到品牌齊全、交通便利的大賣場去看車、買車,而不是去相對偏遠的專賣店。
而便利正是國美模式在低價外的另一大特點,許多多品牌汽車
經銷商也在這方面占據了優勢。
北京金源汽車超市臨近交通方便的四環路,周圍是眾多新建小區,許多客人都是從樓上的服裝家電商場直接逛過來的。
有專家分析說,消費者去品牌專賣店買車有三個重要理由:品牌純正、方便維修、價格公道。這三個理由的外在條件,現在都發生了變化。首先,現在無論賣場還是專賣店,汽車品質都是同樣的,基本不存在造假賣假現象。其次,隨著社會化維修力量的增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價格和地理位置上更有優勢的快修店維修車輛。如果多品牌賣場的汽車更便宜,到達更方便,消費者就不一定非要到專賣店買車。
利用大商場展示汽車產品,也成為許多汽車廠家的戰略之一。北京許多大商場內,都有知名汽車品牌的展示廳。最近,河北唐山的東風
標致專賣店也把車擺進了唐山遠洋城大型商場,銷售量明顯增長。但考慮到大型商場頗高的租金,有專家認為,經營單一品牌顯然不如經營多品牌劃算。
誰能成為汽車業的國美
有業內專家評論說,買斷銷售實際上是中國汽車經銷商擺脫依附地位的嘗試。而國美式汽車經銷商的出現,將使我國汽車經銷商群體話語權上升,帶來更加透明、平等的
廠商合作關系。無論廠家還是商家,都更不容易把高昂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專家認為,有望成為汽車業國美的,首先是那些已經建立了自己網絡的大汽車經銷集團。這些集團雖然建立了若干品牌專賣店,但那不過是放大了的多品牌經營。這些擁有固定客戶群的經銷商越來越被廠家看好,話語權也正在上升。
另外一些汽車經銷商的網絡已遍及全國主要城市,規模采購使其運營成本越來越低,也完全有實力承擔多品牌買斷銷售的經營風險,制定獨立的銷售策略。
隨著買斷之風的興起,以低成本為目的的多品牌大規模集中采購,將成為更多汽車經銷商追求的目標,經銷商自主的銷售網絡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資源。這也許才是國美模式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