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寶“調整說”領漲 稅費下調大勢所趨
與中國健兒在奧運會上不斷刷新我國獎牌紀錄相對應的是,國際油價卻在不斷地創出新低的紀錄,資料顯示,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從7月的每桶147.25美元迅速下降到了8月18日的111.94美元,降幅高達24%,近日雖略有反復,但仍然在115美元左右的低位徘徊。就技術上說,油價一旦跌破120美元即宣告其走向頹勢,而且很有可能繼續向100美元逼近!總之,國際油價跌勢已成。據此,人們很自然就要關注,奧運維穩期過后,國內油價究竟是漲是跌?
誤讀“調整說”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18日表示,成品油價格可能會在奧運會之后根據中國整體經濟發展,以及國內外能源狀況做出調整。話音剛落,國家發改委19日即發布了火電上網電價平均上調2分/千瓦時的通知!對此,市場自然將張局長的講話理解為“打預防針”,也就是說,以煤、電、油為基礎的能源市場都將會選擇向上調整!
其時無不人心惶惶,股市也相應做出了積極反應,20日石化雙雄漲幅均超6%,進而帶動大盤漲幅超過7%!因為按照以前的調價慣例,油價上調的幅度可不是幾分錢這樣的“小刀”,而是一次幾毛/升的大動作,最近一次調整更是超過了8毛/升!目前基礎油價已經是超過了6元/升,下次上調后很可能就高達7元/升,這對于中石油、中石化的業績提升自然大有裨益,難怪股價將會大漲了。但是,我們認為這是對張氏“調整說”的誤讀,油價其實應該選擇向下調整:
首先,“根據中國整體經濟發展……做出調整”,應該解讀為,中國經濟發展允許油價漲則有可能向上調價,不允許油價上漲則很可能不向上調價甚至是向下調整油價。那么,現實的中國經濟發展允許油價上漲嗎?答案是否定的,據剛剛公布的數據看,ppI繼續高漲但CPI已經連續3月下調,這種情況可以簡單理解為“滯脹”,這是人們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說白了,這代表著原材料、能源和工業品等上游產品出廠價空漲的同時,居民消費意愿卻在不斷下降,按照供需決定價格的規律,最終這些上游產品的價格是應該降低的。
有分析師也指出,即便是國外的能源價格繼續上升,但如果國內經濟很難承受的話,那么調整成品油的可能性也比較小。畢竟,石油是工業的血液,“輸血”價格太高,不要說“病人”輸不起,就是健康人要也就是說,現實的中國經濟,沒有適合油價繼續上漲的環境。
其次,“根據……國內外能源狀況做出調整”,國外油價在不斷降低,顯然國內油價不斷上漲比較不符合情理,而國內“批零倒掛”現象結束,也代表著油價上漲告一段落,而是穩中有跌!據8月20日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全國大部分地方煉油廠已經結束了柴油批零倒掛的局面。以北京為例,以所為國內外價差最大的柴油為例,0號柴油批發報價7400~7600元/噸,而市場零售價6.23元/公升,相當于約7900元/噸,不僅不倒掛,而且有了約300元/噸的利潤空間。——人們不是常說“煉油不賺錢嗎?”有關方面不是常常以此為理由要挾漲價嗎?現在煉油賺錢了,“批零不倒掛”了,還有什么理由讓成品油漲價?
第三,表面看國內成品油向下調整的基本條件是油價跌到90美元/桶,也就是說仍然與國際油價有每噸1500元左右的價差。但實際上,國內成品油并非完全依靠進口的110美元/桶的原油煉制的,進口原油最多只占一半,另一半多是國內自產的低價油,據說其成本不超過30美元/桶!合計來算,中國的煉油成本不會超過70美元/桶,即便是漲一倍按60美元/桶算,也不過85美元。70美元/85美元比之90美元,完全有利潤啦!至于國內原油是否按照我們上面的推斷銷售我們不得而知,但善良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原油生產廠與原油煉制廠都有一個媽媽,她應該不會厚此薄彼吧?
總之,雖然油價本身是很難預測的,但目前應向下已經是大勢所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