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外煥然一新 試駕長安第二代逸動1.6L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試駕頻道】長安睿騁CC高調樹立標桿后,秉持著“大異求同”的大原則,我們自然盼著一些優秀設計能下放到售價更低的車型身上,近日舉行的深圳媒體試駕中,眼前的長安第二代逸動確實能找到不少睿騁CC的影子,里外均煥然一新,試圖用這些新的變化告訴你,它已不再是老樣子了。
![]() | 體驗讀圖模式 |
逸動家族面世6年內已經打下72萬輛累積銷量成績,作為長安產品序列中的銷量擔當,逸動置于長安的戰略地位是無需置疑的,故產品命名經由重新梳理后,繼而推出了第二代逸動/逸動DT兩款新成員,目前官方對外透露的信息:長安第二代逸動預售價8-11萬元,逸動DT預售價為6-8.8萬元,最終上市價格將于本月27日公布。
本次試駕主要是第二代逸動1.6L版本(頂配版),而1.5T有望在日后推出。另外,逸動兩廂版、第二代逸動XT將于今年年內陸續推出。
睿騁CC的出現,展示了長安全新家族設計語言,而逸動家族的蛻變將始于第二代逸動,同樣采用全新家族式設計語言,外觀內飾的質感均全方位地提升。
如果按照服裝尺寸來劃定,睿騁CC是XL碼,第二代逸動是L碼,而逸動DT便是M碼,這個有趣的“碼數”還真的標記在進氣格柵中的橫條幅上,通過橫條幅的數量遞增能大致排列排列出:逸動DT、第二代逸動、睿騁CC的順序(至少現在的產品是行得通的)。
除了看得到的外在,同樣進化升級的還有內在。被動安全方面,第二代逸動采用HEEAB高強度吸能構架車身設計,鋼材強度高達1400Mpa,車頂最大能承受3倍車身重量。在制造工藝上,第二代逸動也采用了業內比較先進的4500mm激光焊縫工藝,提升焊接強度外,還能維持車廂高度的整體性。
師出同門,第二代逸動與睿騁CC一樣基于P3模塊化平臺打造,在長安未來戰略中,P3模塊化平臺為長安四大平臺之一(其余三個平臺分別命名為P1、P2、P4),P3模塊化延展性很強,可生產出中級轎車、加強型轎車、SUV以及MPV四大車型。
為了保持產品活力,長安深諳主流審美對一輛新車擁有絕對的購買否決權,所以提高顏值便是一條不錯的捷徑。第二代逸動較之舊款,外觀變化巨大,仿佛告訴人們:舊款已成歷史,我代表著現在。基于定位緣故,第二代逸動的線條甚至比睿騁CC更加張揚奔放,更加趨向年輕化。
第二代逸動試駕車配以動感十足的雙色雙五幅輪轂,輪胎為韓泰品牌的傲特馬型號,規格為215/50R17 91V,這款四季胎取向舒適,被許多廠商認可使用,而低配車型則會配置16英寸的輪圈。
同樣地,第二代逸動在內飾質感也獲得全面升級,中控臺布局地靈感源自“中式庭院”,各個功能模塊錯落有致,隨手便能操作。這種追求中國風也出現在睿騁CC內飾上,后者著重筆墨表達中國古典文化山水層疊意境,聯想到不久前的李寧國服時裝秀刷圈,這是自主品牌展現優秀文化的一種該有的自信。
觸摸中控平臺的感覺被覆蓋著一層薄薄軟包材料,實際上這是一種一體成型的內飾新工藝。以內飾主色調可以區分高低配車型,例如我們試駕這款為高配車型,內飾顏色為摩卡棕,而低配版本則為極夜黑顏色。
第二代逸動擁有豐富的科技配置,例如右盲區可視系統、大燈延遲關閉、胎壓檢測、發動機自動啟停等等,其中頂配車型裝備了ACC自適應巡航系統頗有亮點,ACC自適應巡航并不尖端,但是目前在十萬元級別的車型逐步普及,確實讓不少消費者受益。
第二代逸動車身尺寸有所改善,車身長度增加至4710mm,比舊款長90mm;軸距由原來的2660mm增長至2700mm,駕乘體驗與儲物空間都有相應的優化。
若單論外觀與設計,第二代逸動滿足大多數人對第一輛車的所有想象,這也就解釋了在酒店停車場時頻頻有路人向我們詢價的原因。
第二代逸動搭載著是一款1.6L自然吸氣全鋁發動機,最大功率為94kW(128PS),最大扭矩為168Nm,配備了GDI缸內直噴技術,大大提升燃油效率。雖然動力數據與舊款的沒變化,但針對國人的使用習慣,長安特意將130Nm放置在1000rpm時榨出,低扭起步加速能力更加優秀。
與發動機相匹配的是來自愛信的第三代6AT變速箱,該變速箱允許駕駛者切換至自由度更大的手動模式。
坐上第二代逸動,油門踏板初段行程調教得極為靈敏,剛上手時需要適應一下。動力水準基本能滿足城市日常使用,若行駛在落差較大的山坡道路,則需多給些耐心。
變速箱極為機靈,故意延緩升擋時機,讓轉速往高位去攀升,至少保證你在初段提速時仍有能量十足的感覺,這樣就能不失尷尬地掩蓋動力不足的短板,另外一個小問題的是,低速時降擋那一瞬間的頓挫感還是極易被察覺。
長安車型歷來以扎實的底盤調教樹立口碑,例如我曾經駕駛過的CS55、睿騁CC,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印象同樣出現在第二代逸動身上,難以相信一款最終售價可能在10萬元內的家用轎車,底盤給你的反饋竟然是如此的扎實穩健。底盤的整體性非常高,以較高速度入彎也多了幾分從容。
方向盤的手感適中,但是存在些許虛位,這在城市道路上行駛時不易被察覺,但當我們在盤山公路穿梭時,這種指向性稍微失準的影響會被放大。
第二代逸動對風噪、胎噪抑制得非常優秀,基本上察覺不到,與此形成反差的是發動機的噪音。當轉速超過1800rpm后,侵入駕駛艙的發動機噪音甚至有點擾人。
第二代逸動為前麥弗遜后扭力梁懸掛組合,在大多數路面行駛時提供不錯的穩定性,高速通過路面的坑洼時,懸掛極力地過濾掉絕大數震動,反饋給你的僅僅是干脆的“咯”一聲,并沒有很散的樣子。然而在低速過減速帶時,給你的硬反饋還是比較直接的,這種晃動感后排乘客感受會更加明顯。
結語:
目前,十萬元以內的轎車市場仍是自主品牌肉搏廝殺的主戰場之一,第二代逸動從里到外煥然一新,外觀內飾上有了自己的堅守與風格,再配合長安汽車優秀的調校水準,似乎很難讓人輕易抗拒。但是在實際駕駛過程中,動力稍微疲軟與發動機噪音的問題也確實存在,希望后期能進一步優化迭代。對于10萬元級別的車我們不能奢求太多了,畢竟它是真的很好看。(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鄧延斌)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